黎瑞恩眼生蛇險毀容!中招手尾長 即睇生蛇病徵、預防及治療方法

撰文:李積飛2020-08-17 04:14更新:2021-04-28 05:28

【生蛇 / 帶狀疱疹預防及治療方法】藝人黎瑞恩昨(8月16日)晚在社交平台facebook上載照片,相中的她眼部及眉心紅腫,以為只是生眼瘡,經醫生診斷才發現是「生蛇(帶狀疱疹)」!其實生蛇絕對不容忽視,以下預防及治療方法,大家要看看。

黎瑞恩「生蛇」情況😱 ▼▼▼

藝人黎瑞恩在社交平台Facebook上載照片,相中的她眼部及眉心紅腫,以為只是生眼瘡,經醫生診斷才發現是「生蛇(帶狀疱疹)」!(資料圖片)
黎瑞恩「生蛇(帶狀疱疹)」情況。(facebook)
黎瑞恩「生蛇(帶狀疱疹)」情況。(facebook)
黎瑞恩「生蛇(帶狀疱疹)」情況。(facebook)

下載「香港01」App,即睇城中熱話

生蛇是什麼?生過水痘都會中招?

「生蛇」即是「帶狀疱疹」,是水痘病毒復發引致。而水痘是由水痘帶狀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多發生在12歲以下兒童身上,雖然幾乎所有人於感染水痘後都會終身免疫,但水痘病毒仍可能潛伏於人體內,並可在多年後復發導致「生蛇」。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由於免疫系統隨年齡增長逐漸減弱,潛伏病毒容易再度活躍,故年齡愈大生蛇風險愈高,患有高血壓、糖尿病、痛風症及類風濕性關節炎的人都是高危一族。

至於要如何辨別「生蛇」和「水痘」,可看以下病徵。

  • 「生蛇」傳播途徑及5大病徵

【「生蛇」及「水痘」傳播途徑】(HK01熱話組製圖)
【「生蛇」及「水痘」傳播途徑1】水痘可透過飛沫或空氣傳播。(資料圖片)
【「生蛇」及「水痘」傳播途徑2】亦可經由直接或間接接觸水痘或帶狀疱疹患者帶有病原體之水疱液、黏膜分泌物而傳播。(資料圖片)
【「生蛇」及「水痘」傳播途徑3】潛伏期10至21天,通常14至16天。(資料圖片)
【「生蛇」及「水痘」病徵】(HK01熱話組製圖)
【「生蛇」及「水痘」病徵1】患者通常會出現發燒和痕癢的紅疹。(資料圖片)
【「生蛇」及「水痘」病徵2】紅疹大概於5天內陸續出現。最初出現於身軀,然後向面部和四肢散布。(資料圖片)
+3
  • 「生蛇」及「水痘」預防方法:

【「生蛇」及「水痘」預防方法】(HK01熱話組製圖)
【「生蛇」及「水痘」預防方法1】經常保持雙手清潔,尤其在觸摸口、鼻或眼之前;觸摸扶手或門把等公共設施後;或咳嗽和打噴嚏後。(資料圖片)
【「生蛇」及「水痘」預防方法2】洗手時應以梘液和清水清潔雙手,搓手最少20秒,並用抹手紙或乾手機弄乾。(資料圖片)
【「生蛇」及「水痘」預防方法3】如沒有洗手設施,或雙手沒有明顯污垢,可使用含70至80%的酒精搓手液潔淨雙手。(資料圖片)
【「生蛇」及「水痘」預防方法4】當出現感染病徵,應戴上外科口罩,不應上班或上學,避免前往人多擠逼的地方。(資料圖片)
【「生蛇」及「水痘」預防方法5】定期清潔和消毒常接觸的表面,如家俬、玩具和共用物件。(資料圖片)
【「生蛇」及「水痘」預防方法6】保持室內空氣流通。避免前往人多擠逼或空氣流通欠佳的公眾地方。(資料圖片)
+1
  • 「生蛇」及「水痘」治療方法

【「生蛇」及「水痘」治療方法】(HK01熱話組製圖)
【「生蛇」及「水痘」治療方法1】如出現發燒,應多喝開水和多休息。(資料圖片)
【「生蛇」及「水痘」治療方法2】睡眠時可穿上清潔的棉手套,以免抓破小水疱而引致皮膚發炎及留下疤痕。(資料圖片)
【「生蛇」及「水痘」治療方法3】患上水痘的兒童不應返回學校,應留在家中直至所有小水疱變乾(通常在紅疹出現約1星期後),以免把病毒傳染給校內其他同學。(資料圖片)
【「生蛇」及「水痘」治療方法4】家長須留心觀察兒童的病情。如出現持續發燒、拒絕進食、嘔吐或嗜睡等病徵,應及早求診。(資料圖片)
【「生蛇」及「水痘」治療方法5】諮詢醫生有助了解病情;並遵從醫生的建議使用藥物(如退燒和止癢藥物),以紓緩病徵。(資料圖片)

雖然「生蛇」大部份不會致命,但後遺症可讓人苦不堪言,大家平常緊記做好預防措施了。

  • 同場加映:中國爆新布尼亞病毒!即睇感染病徵及自保貼士

新布尼亞病毒是可人傳人的致命傳染病,主要由蜱蟲叮咬感染,嚴重者可能會多重器官衰竭,死亡率5至15%😰。要知道自己有否中招感染,就要看看自己有否以下徵狀了!

👇👇👇 感染「新布尼亞病毒」7大徵狀 👇👇👇

發燒(台灣疾管署)
惡心(台灣疾管署)
嘔吐(台灣疾管署)
腹瀉(台灣疾管署)
頭痛(台灣疾管署)
肌肉痛(台灣疾管署)
淋巴腫大(台灣疾管署)
+2

至於如何預防「新布尼亞病毒」,以及正確處理蜱蟲叮咬方法,可看此:

中國爆新布尼亞病毒人傳人可致命 小心蜱蟲叮咬 即睇病徵學自保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或服務內所刊的內容、療法、建議只供參考,並不能當作任何形式的醫療建議、診斷或診治。如有需要請儘早求醫,並向相關專科醫生或專業人士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