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癌存活率高達9成 醫生拆解Chadwick年輕病逝原因

撰文:醫師Easy2020-09-03 09:30更新:2022-01-19 03:48

Marvel超級英雄電影「黑豹」男主角Chadwick Boseman因大腸癌病逝,年僅43歲。其實根據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就大腸癌的調查顯示,大腸癌的存活率可以高達超過90%,但為何Chadwick 卻敵不過癌魔?

從年齡角度

香港註冊外科專科醫生伍尚希醫生表示,大腸癌一般常見於年紀較大的人士,即50歲以上人士。Chadwick 年僅43歲死於大腸癌,甚至於四年前即39歲便確診,明顯算是年青確診個案。但這也不算是罕見的個案,因為伍醫生表示即使20、30歲的個案也接觸過。

男士風險較女士高

一舨而言患上大腸癌的男士會多過女士,歐美人士及白皮膚人士相對亞洲人的發病機會較大。但近十年開始,有明顯上升趨勢, 甚至出現外藉白皮膚人與亞洲中國人發病率相若的情況。從過去二十年,香港及中國內地人士可能50個就有1個人患上大腸癌,但近十年其比例已可能升至每20多個就有1個人患上大腸癌。如家族病歷史中有人患上腸癌,其患病率也會較正常人為高。

近十年,本港大腸癌的發病率越來越高。(圖片:Caswell Medical)
近十年,本港大腸癌的發病率越來越高。(圖片:Caswell Medical)

從大腸癌存活率角度

其實根據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就大腸癌的調查顯示,如果是大腸癌第一期,五年的活存率其實是超過90%。即使是第二期都有55-70%的5年存活率。但Chadwick那麼年輕,按理說其五年的活存率不是應該很高嗎?

Chadwick不敵癌魔很可能是錯失了治療黃金時期

伍尚希醫生表示,每個個案的情況也不一樣。絕大部份大腸癌個案被確診時都未踏入第四期。從新聞了解,Chadwick一開始被確診時,已經是第三期的大腸腫瘤病,其後也經過多次手術。然而第三期腫瘤病階段,就算用適當的方法去切除腫瘤及淋巴核,五年的復發率仍有20 – 30%,並且要再次進行復發手術治療。另外在治療期間,也有可能對化療的反應不太理想,因而未能壓抑癌細胞擴散,最終致命。而根據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就大腸癌的調查顯示,第三期的五年存活率只有25 – 55%, 去到第四期甚至只有8%。因此推斷,Chadwick極有可能是錯失了其治療黃金時期。

醫生建議預防方法 「要對身體健康問題有高度警覺性」

伍醫生表示,早期的大腸癌患者,身體是毫無病徵,甚至是完全沒有異常感覺。一旦發現病徵時,很大可能已經是第二期或第三期。而最常見的病徵,通常都是大便中發現有血。 這種出血並不是指清潔肛門時,觸到皮膚表面而出現的血,而是混雜於大便之中的血。

另外,也要留意大便習慣有否於幾個星期或幾個月內有明顯改變,因為有可能是隨著腫瘤變大而造成腸塞。而原理就像淤塞的水渠,一旦出現腸塞排不出大便,肚因而會愈來愈漲,繼而有機會肚痛,甚至最終不能進食,體重亦明顯下降,更可能因為腫瘤流血至貧血。一旦腸穿了,流血更會引致腹膜炎。

因此要預防大腸癌,最重要是對身體的變化有高度的警覺性。最簡單的方法是要密切注意有沒有血在大便表面,或大便的習慣有沒有異常或失調。

最有效預防方法 主動進行大腸鏡檢查

腸癌某程度上是可預防的,所以現在有不少人即使未到50歲也沒有病徵,亦會主動接受大腸鏡檢查。這樣有助發現腸瘜肉和腺瘤,並即時切除,避免這些腸瘜肉演變成腫瘤,有效地預防大腸癌。

想有效預防大腸癌,就須主動、定期進行檢查。(圖片:Colorectal Practice)
想有效預防大腸癌,就須主動、定期進行檢查。(圖片:Colorectal Practice)

分享20多歲患者確診個案 只是肚瀉及大便習慣改變

伍醫生分享,半年前遇到一個十分年輕的確診個案。患者只是一名20多歲的男士,在一兩個月內重覆進出醫院。其起初只是覺得有些肚瀉及腹部有點不適,之後大便習慣有改變。經多次安排進行電腦掃描,都是發現在升結腸位置有點腫脹情況,起初懷疑是輕微腸發炎。幸而,最後患者亦同意安排做大腸鏡檢查,結果發現是患上第三期升結腸癌。醫生隨即安排進行手術和使用化療藥,以減低復發機會。

由此個案反映出,戰勝大腸癌的成敗關鍵是在於對身體變化的高度警覺性,繼而主動進行大腸鏡檢查。只要定期做大腸癌檢查,便能大大減低患病機會。

伍尚希醫生,香港註冊外科專科醫生。(照片由醫生授權刊登)

如想了解更多關於大腸癌的資訊,可瀏覽醫師Easy的網站及應用程式。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或服務內所刊的內容、療法、建議只供參考,並不能當作任何形式的醫療建議、診斷或診治。如有需要請儘早求醫,並向相關專科醫生或專業人士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