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恩物】咖啡有助護肝、減體脂?多喝傷身 全面剖析咖啡優劣

撰文:醫師Easy2021-07-27 00:00更新:2022-01-26 08:21

無論繁忙的上班時間,抑或是假期消遣,不少女性總喜愛來杯提神的咖啡,迎接新一天的來臨。除了迅速回復精神的作用以外,飲用咖啡對人體健康亦有十分神奇的功效。但有部分人士則認為咖啡傷身,不宜多喝。到底孰是孰非?現在為大家全面剖析咖啡的利與弊,各位「咖啡迷」須多加留意!

(圖片:Davidoff)
(圖片:Davidoff)

喝咖啡的八大好處

1. 提神醒腦

  • 咖啡因進入大腦後,阻擋名為「腺苷」的抑制性神經傳遞物質,可暫時驅走睡意,引起興奮作用。另外,適量的咖啡因能夠提高腎上腺素的分泌,刺激腦部的中樞神經系統,使人可以高度集中,增強思考及反應力,從而提升工作或學習效率。

(圖片:commons.wikimedia)
(圖片:commons.wikimedia)

2. 抗抑鬱

  • 咖啡中含有「色胺酸」,是八種人體必需的胺基酸之一。淺度烘焙的咖啡豆,「色胺酸」的指數較高。飲用後可提升腦部血清素、褪黑激素的水平,有助調節心情、紓緩緊張的情緒。有南韓的醫學研究發現,每日飲用一杯咖啡,患上抑鬱的風險會大大減低約五成。

3. 改善身體活動力、燃燒脂肪

  • 多項研究證實,咖啡因能提升人體新陳代謝率約3-11%。而綠原酸則有減慢糖分吸收的功能,防止脂肪積聚,有助控制體重。每日飲用2-3杯咖啡的女性,平均的體內脂肪百分比會降低2.8%。咖啡更會在體內產生脂肪酸,增加運動時的能量及持久力。於健身前半小時飲用,可加速身體燃燒脂肪。

  • 但建議只攝取黑咖啡,若加入過量的奶精、糖,熱量相對會提高,就會失去燃脂的功效。

(圖片:Shutterstock)
(圖片:Shutterstock)

4. 消除水腫

  • 咖啡具有利尿作用,可排走體內多餘水分,飲用後可令浮腫的臉龐回復緊緻輪廓。

5. 止痛功效

  • 偏頭痛一發作,患者會坐立不安,難以集中。偏頭痛時血管會擴張,咖啡具有收縮血管的作用,限制血流量,而達到輕微止痛的效果。但如果攝取過量,超越本身承受能力,反而會加劇痛楚。

(圖片:Freepik)
(圖片:Freepik)

6. 保護肝臟

  • 肝臟是人體重要器官,負責消化及代謝。一旦出現問題,身體便會出現異常。有研究指出,每日飲用四杯咖啡或以上,罹患肝硬化的機率將大幅降低八成。

7. 防衰老、預防多種疾病

  • 咖啡中的單寧酸,是天然的抗氧化劑,可以有效抑制自由基的活動,防止人體細胞組織受破壞,而影響代謝功能。

  • 單寧酸可減慢葡萄糖進入血液的速度,避免出現胰島素抗性的情況,降低患上第二型糖尿病的風險。而且,單寧酸能保護內皮細胞,維持血管的暢通、彈性,從而預防動脈硬化、高血壓及中風等疾病。

8. 減低患失智症、柏金遜症的風險

  • 以上兩個神經退化疾病,皆因神經傳導物質「多巴胺」失衡所致。研究顯示,咖啡可刺激「多巴胺」的分泌,患上失智症及柏金遜症的機率會降低約六成。

(圖片:heho)
(圖片:heho)

怎樣攝取咖啡才算適量?

雖然咖啡已經成為大部分民眾的日常必需,但以健康成人為例,一天切勿攝取超過300毫克的咖啡因,以免對身體造成負面影響。不同體質可攝取的份量都有分別,宜多加留意。

過量攝取咖啡 造成五大壞處

1. 心悸

  • 部分體質人士不宜飲用咖啡,如心律不齊、高血壓的患者等。咖啡因有興奮作用,攝取後會讓心臟快速收縮,出現不適。

(圖片:Shutterstock)
(圖片:Shutterstock)

2. 影響睡眠

  • 咖啡因的提神功效,一般持續3-5小時。實際上是因人而異的,按照身體代謝咖啡的速度而定。如果睡前飲用,很大可能會導致失眠問題。

3. 體內水分、鈣質流失

  • 咖啡因是一種弱性利尿劑,排便次數增加會導致水分流失,若不及時補充,會造成皮膚乾燥及口乾的情況。加上咖啡因會抑制人體鈣質吸收,甚至引發骨質疏鬆症。青少年或老年不宜飲用過量、一天攝取量建議為100毫克。

4. 引致胃潰瘍

  • 咖啡會刺激胃酸的分泌,如長期空腹飲用,腸胃受侵蝕的機率會倍增。嚴重的話,將會導致胃潰瘍。

5. 早產危機

  • 台灣的研究指出,孕婦每日的咖啡因攝取量不應超過200毫克。若飲用過量,可能提高嬰兒出生體重過輕及早產的風險。

(圖片:storm.mg)
(圖片:storm.mg)

咖啡因含量的高低決取於不同因素,包括咖啡豆種類大小、烘焙方法、沖泡方式、時間、溫度等。適量攝取咖啡對大家的健康都有益處,但不排除有部分體質人士不宜飲用。如有任何疑問,最好還是先諮詢醫生。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或服務內所刊的內容、療法、建議只供參考,並不能當作任何形式的醫療建議、診斷或診治。如有需要請儘早求醫,並向相關專科醫生或專業人士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