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滿|中醫講解濕熱氣候養生之道 推薦消暑湯水及食材

撰文:醫師Easy2021-05-21 03:00更新:2022-01-25 02:40

古語有云「小滿小滿,麥粒漸滿」,廿四節氣中的「小滿」在古代象徵農作物逐漸飽滿成熟。香港雖非農業社會,但小滿的天氣變化一樣與我們的健康息息相關。本文請來香港註冊中醫師田伊園醫師,講解小滿的氣候及夏天養生之道,並推介多種袪濕食材及兩款消暑湯水。

小滿在古代意味著農作物逐漸飽滿成熟,這個時節的天氣變化與我們的健康息息相關。(圖片:ppfocus)
小滿在古代意味著農作物逐漸飽滿成熟,這個時節的天氣變化與我們的健康息息相關。(圖片:ppfocus)

小滿又熱又濕 易有「心火旺盛」症狀

小滿時節,氣溫逐漸上升。中醫有所謂「熱傷津液」,意思即是炎熱會耗損人體津液,加上出汗增加,令人體流失過多水份;而悶熱天氣則使人容易動怒,口罩的焗促感更令人心煩氣躁;各種生理和心理因素互相影響,便會導致「心火旺盛」,症狀包括坐臥不安、胸脅脹滿、口舌生瘡、口乾口渴、大便乾結和小便短黃等。

另一方面,香港鄰近海洋,氣候本就潮濕,加上小滿時節降雨量增加,經夏日的太陽高溫照曬後,水份蒸發,導致空氣濕度極重。所謂「濕為陰邪,易傷陽氣」,氣候潮濕使濕邪更容易侵襲人體,有損陽氣,並會引發胸悶、心悸、精神不振、全身乏力、水腫等不適症狀。田醫師指出,「熱」和「濕」令小滿成為疾病高發期,因此這個時節應提高養生及保健意識,增強體質及抵抗力。

中醫認為悶熱天氣會損耗「津液」並導致「心火旺盛」。(圖片:health.ltn)
中醫認為悶熱天氣會損耗「津液」並導致「心火旺盛」。(圖片:health.ltn)

夏養陽氣 同樣要養心

小滿象徵初入夏季,中醫有「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說法。夏天是自然界陽氣頂盛之時,人體的陽氣同時變得旺盛,因此夏天是調養陽氣的好時機。借助自然界的陽氣來恢復自身的陽氣,一來可運化水濕,避免津液阻滯;二來能扶助正氣,有培本固元之效。

除了養陽,夏天同樣要養心。「夏氣通於心」,中醫認為夏天與心氣相通,而暑邪當令,容易內火攻心,令人煩躁易怒。故有「夏養心」之說,即是夏天應注重調養心神,保持心情舒暢。『「使志無怒」乃夏季調情志方面的養生之道。』對於「夏養心」之說,西醫亦有相近理論。西醫認為炎熱氣候會加速血液流動,增加心臟負荷;因此夏天養護心臟,保持精神安定,有助預防高血壓、心臟病、腦血管等情況的發生。

中醫有「夏養心」之說,即是夏天應注重調養心神,保持心情舒暢乃夏季養生之道。(圖片:health.gvm)
中醫有「夏養心」之說,即是夏天應注重調養心神,保持心情舒暢乃夏季養生之道。(圖片:health.gvm)

夏季亦要保暖 按穴安心神 艾灸升陽氣

田醫師認為養生應順應自然,可從日常作休息做起。「《素問·四氣調神大論》中提到夏天晝長夜短,故應『夜臥早起,無厭於日』,即是晚睡早起,並增加接觸陽光的時間,從而增補陽氣。但與此同時,為避免上火或熱邪侵襲,應避免劇烈運動而導致大汗淋漓。」田醫師建議大家可在這個時節多做釣魚、書法、繪畫、散步、耍太極等陶冶情操的活動,有助放鬆及調養心神。若因暑氣感到煩躁,可按壓「內關穴」來寧心安神。

從腕橫紋向上量度三隻手指,便是「內關穴」。按壓有助寧心安神,紓緩暑氣引致的煩躁。(圖片:qaxnl)
從腕橫紋向上量度三隻手指,便是「內關穴」。按壓有助寧心安神,紓緩暑氣引致的煩躁。(圖片:qaxnl)
  • 內關穴

  • 位置:伸開上臂,從腕橫紋向上量度三隻手指,在兩條索狀筋之間,便是內關穴。

  • 方法:用拇指指尖按壓,每日2至3次,每次10至15分鐘。

  • 功效:寧心安神、和胃降逆、理氣鎮痛。

夏天雖炎熱,但為固養陽氣,同樣應注意保暖。「若此時不固護陽氣,等到了秋冬季節,自然界的陽氣減衰,屆時人體陽氣不足,便容易形成怕冷、易感冒、手腳冰冷的體質。」田醫師強調,夏天時冷氣溫度應保持適中,不應只顧一時舒適而開大冷氣或過量進食生冷食物。本身有「陽虛」或是「陽虛體質」的人更切勿過份避熱趨涼,而應趁機「冬病夏治」,借助艾灸來提升陽氣。

中醫師建議夏天可選擇陶冶情操的活動,例如釣魚、書法、繪畫、散步、耍太極等,有助放鬆及調養心神。(圖片:activif)
中醫師建議夏天可選擇陶冶情操的活動,例如釣魚、書法、繪畫、散步、耍太極等,有助放鬆及調養心神。(圖片:activif)

苦味入心 宜多吃清熱利濕食物 惟西瓜及綠豆要慎吃

飲食方面,所謂「苦入心」,夏天可多吃苦味食物,例如苦瓜、苦菜等,具養心功效。而由於夏天本就炎熱,應減少吃辛辣熱氣的食物,避免火上加油。

要清熱利濕,則可多吃以下食物:冬瓜、絲瓜、苦瓜、苦菜、黃花菜、馬齒莧、水芹、海帶、蓮藕、荸薺、黑木耳、胡蘿蔔、木瓜、馬齒莧、蕃茄、西瓜等蔬果;肉類可選擇鴨肉、鯽魚。

此外,藥食兩用食材,例如綠豆、紅豆、土茯苓、淮山、芡實、茯苓、蓮子、薏苡仁等,消除水腫的效果甚佳。而不少人都愛以西瓜或綠豆消暑,田醫師則提醒,兩者性味較寒,不宜空腹進食,以免傷及脾胃,反而有損陽氣。而馬齒莧有滑胎副作用,孕婦忌用。

所謂「苦入心」,夏天可多吃苦味食物,例如苦瓜、苦菜等,具養心功效。(圖片:cookpad)
所謂「苦入心」,夏天可多吃苦味食物,例如苦瓜、苦菜等,具養心功效。(圖片:cookpad)
西瓜和綠豆有助消暑,但兩者性味較寒,不宜空腹進食,以免傷及脾胃,有損陽氣。(圖片:iStock)
西瓜和綠豆有助消暑,但兩者性味較寒,不宜空腹進食,以免傷及脾胃,有損陽氣。(圖片:iStock)

中醫推薦兩款消暑湯水 減低食慾不振

醫師推介「菊麥山楂茶」及「粉葛玉米芯排骨湯」兩款老少皆宜的茶湯,有助紓緩小滿時節以及夏天所出現的口渴煩悶、頭暈頭痛、食慾不振等症狀。

菊麥山楂茶

功效:清熱養陰、醒脾開胃 材料:菊花5g、麥冬10g、炒麥芽20g、炒山楂5g、水和冰糖適量

  • 做法:

  • 1. 將菊花、麥冬、炒麥芽、炒山楂洗淨備用;

  • 2. 將以上處理好的材料放入鍋中,加入清水,小火煮20分鐘;

  • 3. 加入適量冰糖,即可食用。

菊麥山楂茶有清熱養陰、醒脾開胃作用。(圖片:cqcb)
菊麥山楂茶有清熱養陰、醒脾開胃作用。(圖片:cqcb)

粉葛粟米芯排骨湯

功效:清熱祛濕、生津止渴

材料:粉葛1個、粟米芯4條、排骨150g、淮山10g、茯苓10g、白朮10g、白扁豆10g、薏米10g、陳皮1片、無花果3粒、生薑3片、水和鹽適量

  • 做法:

  • 1. 將粉葛去皮洗淨,並切塊;

  • 2. 將淮山、茯苓、白朮、白扁豆、薏米、陳皮、無花果清洗乾淨,浸泡備用;

  • 3. 將排骨洗淨並切塊,放入鍋中,加入適量生薑及米酒,大火煮滾後,撈除浮沫並撈出;

  • 4. 將已焯水的排骨,以及粉葛、粟米芯、淮山、茯苓、白朮、白扁豆、薏米、陳皮、無花果和清水一起放到鍋裏,大火煮30分鐘,轉小火一個半小時,最後放鹽調味後即可食用。

粉葛粟米芯排骨湯具有清熱祛濕、生津止渴的功效。(圖片:youtube)
粉葛粟米芯排骨湯具有清熱祛濕、生津止渴的功效。(圖片:youtube)

田伊園醫師,香港註冊中醫師。(照片由醫師授權刊登)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或服務內所刊的內容、療法、建議只供參考,並不能當作任何形式的醫療建議、診斷或診治。如有需要請儘早求醫,並向相關專科醫生或專業人士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