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汗懶人包|點算多汗糖尿腎弱或體質有關?8須知吃梨點用止汗劑

撰文:張玉如2021-06-05 09:00更新:2021-06-05 18:38

夏日炎炎,出街必會流汗,令腋下、後背濕透,甚至會發出臭汗味,十分尷尬。要避免這些情況便要學會止汗,除了止汗劑,還有什麼方法減少汗如雨下的情況?

踏出家門或離開冷氣間便會變得大汗淋漓,一身臭汗又濕又熱,令人叫苦連天。中、西醫如何看多汗問題?

多汗症不似高血壓、糖尿病等有一個數值上的指標。(hansreniers/unsplash)
多汗症不似高血壓、糖尿病等有一個數值上的指標。(hansreniers/unsplash)
  • 1. 多汗症是什麼?

外科專科陳東飛醫生於報道指當一個人在一般人不會流汗的情況下,也會排出大量的汗,同時這些汗對他的日常生活、工作、情緒等造成一定影響,這情況下便可診斷為多汗症。

▼除了多汗症,異常地多汗也可能是身體患有其他疾病:(按圖👇👇👇)

使人異常多汗的疾病(01製圖)
使人異常多汗的疾病(01製圖)
使人異常多汗的疾病(01製圖)
使人異常多汗的疾病(01製圖)
使人異常多汗的疾病(01製圖)
  • 2. 多汗人士要注意飲習慣?

陳東飛醫生表示,飲食或生活習慣對腋下汗腺的分泌或汗味影響較少,因為汗腺分泌主要與遺傳體質有關。但亦建議有多汗問題人士避免煙、酒、辛辣食物,並注意個人衛生,多清潔身體。

相關文章:【多汗】開冷氣都多汗或肝腎糖尿4大疾病 治療多汗症唔只做手術

  • 3. 止汗劑什麼時候用?

止汗產品是最直接止汗的方法,皮膚科專科醫生陳厚毅表示,止汗劑可堵塞汗管,減少排汗,但一定要在出汗前使用。他建議,大家可在洗澡後,睡前在乾爽的皮膚上,噴止汗劑,讓皮膚有時間慢慢吸收止汗劑成分,方可發揮最佳功效。

另外,使用止汗劑時,範圍要廣,分量要足夠。如在流汗後要補搽,要先印乾汗水才補搽,不過流汗後再搽,也未必吸收到,成效不大。

  • 4. 止汗劑及香體露有什麼分別?

有些人可能會使用香體露遮蓋汗臭。不過,陳厚毅醫生表示止汗劑(Antiperspirant)和香體露(Deodorant)不一樣。

• 止汗劑:具止汗功效

• 香體露:以香味遮蓋汗臭,不具止汗功效

  • 5. 如何選擇止汗劑成分?

市面上的止汗劑一般含有氯化鋁(aluminium chloride),原理是利用藥劑滲入,阻隔汗腺管,抑制排汗,而達到止汗的效果。陳厚毅醫生指,一般只要跟著產品指引使用止汗產品,都不會有大問題。由於不少止汗劑亦含揮發性物質,如酒精,長期使用或會抽乾皮膚水分,導致局部皮膚痕癢或紅腫。

本身有皮膚炎、過敏、濕疹,或皮膚紅腫的人,在選購止汗產品時,就要較為小心。尤其是產品中使用的防腐劑、香料或色素,當中以Paraben及MIT兩種較易引起敏感情況。另外,過敏、或容易過敏的人士,也要避免選擇含添加成分的產品,例如加入香料、美白或冰涼效果,以免引起皮膚敏感。

大家可在使用前在手臂內側試用產品,以肯定沒有出現過敏反應,才正式使用。如果在使用產品後,該部分出現紅疹或痕癢,就可能代表你不適合使用該產品。

另外,呼吸道較易敏感的人,或可選擇非噴霧的止汗產品,降低吸入刺激物質的可能性。

  • 6. 食療可改善多汗問題?

中醫認為汗液可分生理性出汗和病理性出汗。生理性出汗屬於正常的出汗,多由於外在的氣溫所引致;病理性出汗則是因為人體內出現不同變化如生病所導致的非正常出汗,註冊中醫師潘咨遐指多汗可能是氣虛或陰虛的表現,可從食療調理身體。

• 氣虛:坐著不動仍流汗

氣虛人士會有臉色黃、四肢乏力、消化不良並伴有脘腹脹悶、多尿、食慾不振等症狀。此類人可以多進食補氣食材,包括黨參、黃芪和雞,有助改善出汗量多的問題。

▼補氣食療: 黃芪紅棗粥(按圖👇👇👇)

補氣食療: 黃芪紅棗粥(01製圖)
補氣食療: 黃芪紅棗粥(01製圖)
補氣食療: 黃芪紅棗粥(01製圖)
補氣食療: 黃芪紅棗粥(01製圖)
補氣食療: 黃芪紅棗粥(01製圖)

• 陰虛:晚上出汗多

陰虛人士多有怕冷和易感冒的表現,並有舌紅、口乾、形體消瘦、心煩易怒、潮熱盜汗、手足心熱等症狀。他們可多吃滋陰食物,例如百合、蓮子和雪梨等。

▼滋陰食療: 沙參玉竹蓮子百合瘦肉湯(按圖👇👇👇)

滋陰食療:沙參玉竹蓮子百合瘦肉湯(01製圖)
滋陰食療:沙參玉竹蓮子百合瘦肉湯(01製圖)
滋陰食療:沙參玉竹蓮子百合瘦肉湯(01製圖)
滋陰食療:沙參玉竹蓮子百合瘦肉湯(01製圖)
滋陰食療:沙參玉竹蓮子百合瘦肉湯(01製圖)
滋陰食療:沙參玉竹蓮子百合瘦肉湯(01製圖)
從出汗5部位看健康(01製圖)
從出汗5部位看健康(01製圖)
從出汗5部位看健康(01製圖)
從出汗5部位看健康(01製圖)
從出汗5部位看健康(01製圖)
從出汗5部位看健康(01製圖)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或服務內所刊的內容、療法、建議只供參考,並不能當作任何形式的醫療建議、診斷或診治。如有需要請儘早求醫,並向相關專科醫生或專業人士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