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耳│醫生指衛生情況及成效存疑 操作不當隨時可致面癱

撰文:醫師Easy2021-07-16 14:17更新:2021-07-20 08:48

耳朵是我們接受外界聲音的唯一途徑,但對於如何保養耳道健康,卻不是每人都用得其法。耳朵內不時會有痕癢或不適感,很多人會用棉花棒或挖耳棒「撩一撩」止痕;近年坊間更出現一班由台灣學藝,並獲得專業證書的「採耳師」,聲稱可以為客人解決耳道的各種奇難雜症,包括清理耳垢、幫助耳朵放鬆,甚至用人手清除耳道真菌。本文請來香港註冊耳鼻喉科專科醫生鄧志豪醫生,講解採耳是否真的能解決耳朵各種問題。

近年坊間流行以不同方式採耳,聲稱可清潔耳內污垢,甚至清除耳內真菌。(圖片:twosevenths)
近年坊間流行以不同方式採耳,聲稱可清潔耳內污垢,甚至清除耳內真菌。(圖片:twosevenths)

耳垢可保護耳道免受真菌感染 毋須刻意清理

耳垢(俗稱耳屎) 是由外耳道表皮脫落的皮屑和外耳道的分泌物混合及積聚而成,耳道分泌物主要是具有抗菌和防水特性的皮脂,部分人也有褐色帶黏性的耵聹。耳道分泌的皮脂及耳垢的腺體位於耳道最外面的三分之一位置,故耳垢通常積聚於該處。

很多人以為耳垢是沒有用的廢物,但其實當中的油性物質可以滋潤外耳道的皮膚,並形成防水保護層,若沒有耳垢保護,外耳道的皮膚便會變得乾燥和痕癢。另外,耳垢內的酵素亦有抵抗細菌和真菌的功能,能保護外耳道。耳垢會沾在外耳道的毛髮及外表皮上,其特有的黏性,可使進入的異物例如塵埃和昆蟲被粘住而卡在淺處,不致進入接近耳膜部分。

耳垢可分為乾性(乾耳)和油性(油耳)。前者顏色為淡灰或灰褐色,質地乾而易碎,主要是皮屑和皮脂,密度很低,較少造成阻塞。而後者質地濕而粘,其成分除皮屑和皮脂以外,主要為耵聹。濕型耳垢有些軟而淺褐色,有些硬而黑褐色。通常長期暴露空氣中的濕型耳垢會變硬和顏色轉深,而混有外耳道毛囊和塵埃的耳垢則比較硬。由於濕型耳垢密度較高,故偶爾會造成阻塞。但鄧醫生指出,每個人的耳朵天生已擁有自我清潔的系統,將分泌物由內向外慢慢移走,所以正常情況下,並不需要用其他方法清理耳垢。

耳道分泌的皮脂及耳垢的腺體位於耳道最外面的三分之一位置,故耳垢通常積聚於該處。(圖片:香港專科)
耳道分泌的皮脂及耳垢的腺體位於耳道最外面的三分之一位置,故耳垢通常積聚於該處。(圖片:香港專科)

誤傷耳道隨時引致炎症 嚴重可致面癱

保持耳朵清潔十分重要,但到底有沒有需要定期清理?「一般而言,只有遇上以下三個情況的人士需要清理耳垢:一是外耳道被耳垢阻塞而造成聽力障礙及不適;二是耳垢已遮蓋耳膜,妨礙診斷例如中耳炎等耳科病症;及需要長期使用助聽器或深耳道式耳塞的人士。」話雖如此,不少人為了保持耳朵清潔都會自行利用棉花棒或挖耳棒清理耳垢,甚至會光顧坊間的採耳服務,由「採耳師」幫忙清潔。不少人都覺得,清潔的過程令人感到十分舒適,但其實稍有不慎,隨時對耳朵造成傷害。

不少人都會自行利用棉花棒或挖耳棒清理耳垢,卻隨時將耳垢愈推愈入。(圖片:歐新社)
不少人都會自行利用棉花棒或挖耳棒清理耳垢,卻隨時將耳垢愈推愈入。(圖片:歐新社)

鄧醫生表示,採耳並不能夠將耳垢完全清理,反而有機會將本來向外移的耳垢推回耳內,形成耳垢積聚,長遠或造成耳道阻塞影響聽力,並為細菌製造適合生長的環境,增加感染風險。故他認為採耳是不必要的行為,亦不鼓勵進行採耳。「除此之外,清理的過程亦容易造成不必要的創傷,例如坊間的採耳服務一般會使用內視鏡偵測外耳道的狀況,並利用清潔棒或棉簽挑出耳垢。但人的耳道並非一條直線,而是呈彎曲的狀態,較硬的儀器很容易令外耳道的皮膚受損,有機會造成創傷。加上這些器具的衞生情況成疑,若有細菌或霉菌寄生在工具的表面,萬一外耳道有傷口,便會製造機會讓細菌,甚至乎是霉菌增生,並寄生在傷口表面,經繁殖後便會變成外耳道發炎。」

外耳道一旦發炎可分為輕微及嚴重,最嚴重的情況是炎症深入至皮下,侵蝕骨頭,若進一步感染到中耳及內耳的部分,更會形成其他問題,如中耳炎或影響內耳神經,若影響到面部神經,則會造成面癱。

耳朵疼痛應盡早求醫

耳朵痕癢難耐會讓人心生煩燥,鄧醫生建議在一般情況下,輕輕按壓耳朵外圍,就可以止痕之餘,亦可避免造成不必要的創傷。不過,若除了痕癢外,還感覺到耳朵內有東西阻隔或疼痛,切忌自行處理,應盡快找專科醫生進行檢查。一旦發現耳垢積聚或發炎情況,耳鼻喉科醫生一般會用精密儀器如顯微鏡,將外耳道內的環境放大,並使用適當工具將耳垢和發炎導致的分泌物抽走,令耳內環境重回正常的狀態。

耳垢長期積聚,長遠或造成耳道阻塞,影響聽力。(圖片:達志影像)
耳垢長期積聚,長遠或造成耳道阻塞,影響聽力。(圖片:達志影像)

的確採耳過程帶來的舒適感容易令人愛上,但要注意的是人的耳道其實十分脆弱,若不小心受傷,隨時引致發炎,得不償失,故若耳朵感到不適,還是盡快求醫。

鄧志豪醫生,香港註冊耳鼻喉科專科醫生(照片由醫生授權刊登)

Source:HK01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或服務內所刊的內容、療法、建議只供參考,並不能當作任何形式的醫療建議、診斷或診治。如有需要請儘早求醫,並向相關專科醫生或專業人士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