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排毒|拆解坊間去濕足貼秘技 醫師推介養生藥湯及穴位祛濕法

撰文:醫師Easy2021-07-17 07:00更新:2021-07-17 07:00

香港位處沿海地帶,空氣長年濕氣偏重,到了夏天更是變本加厲。潮濕氣候不止影響外在環境,還有人體內在的臟腑運化,濕邪在體內積聚會令人容易疲倦、出現食慾不振等症狀;如不及時調理,長遠更會導致各種慢性疾病。為方便都市人養生調理,近年坊間流行以足貼袪濕,但這種看似方便的足貼是否有實際袪濕功效?本文請來香港註冊中醫師李浩然醫師,拆解足貼和坊間其他足部排濕秘技的成效,並且介紹簡易祛濕湯以及穴位祛濕法。

市面有售的「祛濕足貼」聲稱有排濕功能,但這種看似方便的足貼是否有實際袪濕功效?(圖片:read01)
市面有售的「祛濕足貼」聲稱有排濕功能,但這種看似方便的足貼是否有實際袪濕功效?(圖片:read01)

足貼變黑未必與排濕有關 艾草、竹炭等成份確有祛濕作用

足貼一般的用法是在晚間時貼在腳底,翌日早上撕走。相信不少曾使用這類足貼的人士都發現,撕走時貼布的確會變濕、變黑,甚至附有油脂。坊間的說法認為,這個現象代表足貼已有效將體內的濕氣和毒氣排出。對於這個說法,李醫師則有所保留。「足貼中的部分成份,例如木酢液,遇到水時會變黑,即是腳板底只是正常出汗,藥貼亦會變黑。」網上亦有人曾做實驗,用噴壺將水噴在足貼上,足貼在沒有接觸人體皮膚的情況下,同樣會在短時間內變黑。再者,足貼內的竹炭有發熱功能,貼上後汗出自然會較多。另外,成份中有艾草、稻米油等,遇上體溫後會沁油,或能解釋油脂殘餘物。因此,足貼變濕變黑就等於有效吸走體內濕毒的說法,仍然成疑。

足貼中的部分成份遇到水時本來就會變黑,因此足貼變濕變黑就等於有效祛濕的說法,仍然成疑。(圖片:read01)
足貼中的部分成份遇到水時本來就會變黑,因此足貼變濕變黑就等於有效祛濕的說法,仍然成疑。(圖片:read01)

想進一步確認足貼是否真的具備排濕的功效,可先從當中的成份著手分析。香港市面有售的祛濕足貼,包裝上常提及的主要成份有艾草、竹炭、竹酢、稻米油、蘆薈提取物、紅菜頭、桔梗、熊果素,甚至是礦石(例如電氣石)等。李醫師指,從中醫角度看,艾草有溫經止血、散寒除濕的功效;竹酢能除臭;竹炭有發熱功能;稻米油可促進血液循環;熊果素、紅菜頭及桔梗都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而電氣石有釋放負離子及遠紅外線的特質,與促進血液循環或有關聯。這些成分確實具備「活血通脈」、「祛濕化濁」或「解毒殺蟲」的作用,因此理論上這些足貼還是有清除體內濕濁的功效。

足貼中的成分具備「活血通脈」、「祛濕化濁」或「解毒殺蟲」的作用,例如稻米油可促進血液循環,因此足貼理論上是有排濕功效。(圖片:suning)
足貼中的成分具備「活血通脈」、「祛濕化濁」或「解毒殺蟲」的作用,例如稻米油可促進血液循環,因此足貼理論上是有排濕功效。(圖片:suning)

腳底穴位多 多種手法有效排出濕氣

除了祛濕足貼,坊間尚有形形色色的腳部祛濕秘技,例如「艾葉浸腳包」、「花椒煲水浸腳」以及「吳茱萸磨粉後加入薑汁作敷貼」等,李醫師認同這些方法都可達致通暢血脈、排濕消腫的功效。他解釋,「足部有眾多穴位及經絡,尤其是足底,而這些穴位和經絡都對應人體的其他器官,因此適當的浸腳、按摩、敷貼等方法,都有助排出身體的濕氣,例如位於腳底正中偏上一點的『湧泉穴』,此穴是腎經的要穴。在這穴位進行艾灸、按摩、敷貼等不同手法,加上根據敷貼所用藥物,能達致温腎助陽、温經活血、行水化濕通絡等作用。

足部有眾多穴位及經絡,尤其是足底,而這些穴位和經絡都對應人體的其他器官,因此適當的浸腳、按摩、敷貼等方法,都有助排出身體的濕氣。(圖片:kknews)
足部有眾多穴位及經絡,尤其是足底,而這些穴位和經絡都對應人體的其他器官,因此適當的浸腳、按摩、敷貼等方法,都有助排出身體的濕氣。(圖片:kknews)

至於提到坊間另有「用風筒吹腳底」此一秘訣。李醫師指,這個方法利用熱力刺激腳部穴位,或多或少能促進血液循環,從而產生祛除體內濕氣的作用,亦有助將血流引到腳部的患處,紓緩痛症。「然而濕邪具有纏綿難愈的特性,僅僅依靠吹熱風,極其量只能稍微減輕表面的濕氣、緩解短暫的腿部抽筋,難以達致長遠而深層的祛濕功效。此外,中醫有『風為百病之長』的說法,多吹風容易引起各種不同疾病,因此身體虛弱、不耐風寒的人應慎用吹熱風這個方法。」

「用風筒吹腳底」的方法或多或少能促進血液循環,從而產生祛除體內濕氣的作用,然而「風為百病之長」,身體虛弱的人應慎用此方法。(圖片:mamaclub)
「用風筒吹腳底」的方法或多或少能促進血液循環,從而產生祛除體內濕氣的作用,然而「風為百病之長」,身體虛弱的人應慎用此方法。(圖片:mamaclub)

醫師推介祛濕藥湯 以及按穴祛濕法

想要達至深層而有效的活血通脈、祛濕化濁功效,李醫師推薦一款簡易祛濕藥湯以及三大除濕穴位。祛濕藥湯主要採用茯苓、薏苡仁、白朮以及扁豆衣四種材料。茯苓能健脾,而且性平和緩,利水而不傷正,更有寧心安神的作用;薏苡仁可利水滲濕、健脾止瀉、排膿消腫、解毒散結;白朮能健脾益氣、燥濕利水,亦有止汗、安胎的作用;扁豆衣則可健脾化濕、和中消暑。

  • 做法

  • 材料:茯苓9g、薏苡仁9g、白朮9g、扁豆衣9g

  • 做法:以兩碗半水,煲15分鐘至一碗半水,即可飲用。

  • 功效:健脾利水祛濕、寧心安神,建議於濕盛日子可每日飲一碗。

  • 服用注意:此湯屬利水滲濕藥物,使用不當易耗傷津液,環境氣候乾燥或容易乾燥人士慎服。

除了藥湯外,按摩小腿穴位亦有排濕的功效,李醫師推介以下三個穴位,分別是「陰陵泉穴」、「三陰交穴」以及「足三里穴」。

1. 陰陵泉穴:位於小腿內側,脛骨內側髁之下。

2. 三陰交穴:位於小腿內側,足內踝尖上3寸,脛骨內側緣後方凹陷處。

3. 足三里穴:位於小腿前外側,膝部兩側凹陷下3寸,與脛骨外一橫指交界處。

做法:每日早晚,逆時針打圈,按壓兩至三分鐘。

功效:健脾袪濕;常用於濕重體質引發的症狀,例如水腫、肥胖、痰飲等。

三大除濕穴位「陰陵泉穴」、「三陰交穴」以及「足三里穴」位置。(圖片:health.ltn)
三大除濕穴位「陰陵泉穴」、「三陰交穴」以及「足三里穴」位置。(圖片:health.ltn)

李浩然醫師,香港註冊中醫師。(照片由醫師授權刊登)

Source:HK01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或服務內所刊的內容、療法、建議只供參考,並不能當作任何形式的醫療建議、診斷或診治。如有需要請儘早求醫,並向相關專科醫生或專業人士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