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癌|忍便後果比忍尿更嚴重? 或成痔瘡、大腸癌成因

撰文:醫師Easy2022-06-07 04:15更新:2022-06-07 04:15

香港人生活忙碌、飲食習慣不健康,不少人都受便秘困擾。很多人都知道憋尿會傷膀胱,但憋便又會對身體造成什麼影響?而香港不少從事服務行業的工作者,因為工作性質問題,不容易隨時離開工作崗位,造成慣性「忍便」習慣,即使有便意,也等待小休、午飯,甚至「落場」後才去洗手間,隨時一忍便是數小時。但長時間無法便排,除了會令肚漲不適外,亦會對健康帶來長遠的疾病風險,如大便出血、痔瘡、大腸癌。本文請來香港註冊腸胃肝臟科專科醫生黃子群醫生,剖析慣性「忍便」可帶來的風險。

大便主要為膳食纖維及食物殘渣 排便可受到大腦皮層的抑制

我們吃進去的食物,並不是全都能夠被消化和吸收,有很多成分是無法吸收,如膳食纖維(主要是不可溶膳食纖維)是不會被身體吸收,最後就變成了大便的主要成分之一。

除了膳食纖維和未消化的食物殘渣,大便的主要成分還有水分、細菌,腸道脫落的粘膜細胞。食物的消化吸收,主要在小腸,吃進去的食物經過小腸之後,剩下的不能吸收的成分,還有水分和一些電解質,進入到大腸。大腸的主要功能是吸收水分和電解質,水分被吸收之後,食物殘渣逐漸成形,變成了條狀的大便。

隨着大腸的蠕動,我們身體產生的成形的大便,會隨着腸道運動,從結腸到達直腸,儲存在直腸裡面。大便到達一定量之後,會觸發排便反射,即肛門括約肌鬆弛,腹壓增高,促使糞便排出。若環境和條件不適宜排便,便意可受到大腦皮層的抑制,即憋大便。

多吃膳食纖維可幫助結便。(圖片:shutterstock)
多吃膳食纖維可幫助結便。(圖片:shutterstock)

忍便後果可大可小 或變成宿便 大則可導致便秘

一般來說,即使只有100cc的糞便進入直腸,都有機會產生便意;但如果忍住排便,就要等到直腸累積更加多的糞便,才會再次出現便意。黃醫生表示若長期忍著大便不排出,一旦便意過去,當日就可能錯過排便機會,令大便留在大腸。而大腸的功能是吸水,會把殘留的大便水份吸乾,尤其當飲水不足時,大便就會變硬,繼而變成宿便,日積會累,變成惡性循環,最終更難排出。長時間下來會導致體內毒素不能及時排出,引起腹脹腸胃不適等問題,臉色或會因而變暗、發灰、沒有光澤!

有便意需及時排出,要不然乾身宿便很難排出。(圖片:kknews)
有便意需及時排出,要不然乾身宿便很難排出。(圖片:kknews)

常強忍便意易釀痔瘡?心血管疾病患者要小心

在此情況下,若想再度排便,往往需耗費更多的時間與力氣、肛門也要更加出力,甚至引起肛門靜脈血管的腫脹。這在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身上是非常危險的,因為突然增加的腹壓和交感神經興奮可能會導致阿斯綜合征,即心源性暈厥。而排便不暢,同時也有可能造成肛門處的靜脈發生曲張,導致痔瘡的發生或惡化。對於已經發生痔瘡的患者,乾硬的糞便還有可能劃破痔瘡上曲張的靜脈,導致出血。所以,有便意時不要憋著,及時排便對於預防便秘有很大的幫助。

心血管疾病患者需小心便秘時突然增加的腹壓。 (圖片:shutterstock)
心血管疾病患者需小心便秘時突然增加的腹壓。 (圖片:shutterstock)

警惕腸癌三大信號

  • 1. 出現便血

  • 血便在很多人看來可能是痔瘡引起的,不會重視。但腸道發生癌變也會有此情況,被忽視,可能就醫會被耽誤。腸癌本身是可以導致潰爛出血;另外當糞便通過已癌變的腸道時,會摩擦腸道病灶表面,也會引起血便;若持續出血,可能會導致貧血。當便血呈暗紅色,同時排粘液便或者有腥臭的膿血便,及時去醫院就診,早檢查早預防。

  • 2. 不再規律

  • 大腸癌最常見的表現就是排便習慣的改變。比如:之前排便很規律,每天定時定點去廁所,但最近很長一段時間,便秘或者拉肚子的情況很頻繁。若出現這種情況,不要認為這只是便秘或者是拉肚子,建議及時去醫院,做相關檢查,排除腸癌危險。

  • 3. 持續便感,便便變細

  • 若靠近肛門位置發生病變,腸道會變窄,便便不易通過,會導致便秘或者便便變細,可能會有排便排不淨的感覺。同時,因為腸道變窄,為了將便便排出,腸道就會很賣力的促進便便排出,腸道就會變得活躍,腸鳴聲增加,也有機會出現攪痛。

忽然出現持續便秘有機會是癌症先兆。(圖片:香港癌症基金會)
忽然出現持續便秘有機會是癌症先兆。(圖片:香港癌症基金會)

黃醫生建議在自己掌控範圍內,盡可能每天定時大便。培養每天定時如廁的良好習慣是十分重要。「早晚亦可,找一個自由而放鬆的時間,讓自己稍為培養情緒並專心地如廁。用十至十五分鐘左右的時間,盡量將大便排清,建立最理想的排便習慣。」

黃子群醫生,香港註冊腸胃肝臟科專科醫生(照片由醫生授權刊登)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或服務內所刊的內容、療法、建議只供參考,並不能當作任何形式的醫療建議、診斷或診治。如有需要請儘早求醫,並向相關專科醫生或專業人士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