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孕懷孕|坐完月可即懷孕?中醫講解產後護理及兩胎理想相隔時間

撰文:醫師Easy2021-08-01 05:00更新:2022-01-26 08:26

日前女藝人陳嘉寶(Anjaylia)在社交網站報喜,公開已懷上第三胎的消息,她於19年1月誕下大女Hosanna,20年9月誕下二女Eliana,現時腹中胎兒已5個月大。雖然寶寶是上天賜予的禮物,接二連三「收禮物」著實令人興奮,然而兩胎之間相距接近,不禁令人擔心媽媽的身體能否承受得起?又會不會帶來什麼風險?本文請來香港註冊中醫師倪詠梅醫師,為大家講解到底產後需調理多久才能行房以至「再做人」?

產後氣血兩虛 坐月子幫助快速復原

倪醫師表示,中醫認為無論自然產或剖腹產,生產過程會耗損大量氣血,造成體力的大大耗損,使產後處於「血不足,氣亦虛」的狀態,所以此時屬於容易感染外邪的虛弱狀態,因此自古便有「坐月子」的傳統。「如果媽媽能在坐月期間多作調理,必定有助她們的身體快速復原。古人有云『行經之際,與產後一般,將理失宜,為病不淺。』意思是婦女應該在月經乾淨及生產之後,都應根據個別體質,使用合適中藥來作調養;如果沒有注意月經乾淨後及生產之後的照顧條理,將嚴重影響婦女日後的健康。

產後婦人氣虛血弱應坐月子調理。(圖片:Newyorkpost)
產後婦人氣虛血弱應坐月子調理。(圖片:Newyorkpost)

相關文章:防治脫髮│中醫淺談脫髮白髮 解構坊間生薑水及梳頭效用

產後百日避行房 否則容易腰背、關節痛

生產後的婦女處於「瘀血積聚、氣血兩虛」的狀態,若能把握這個時機祛瘀生新、調理脾胃及補氣養血,就可以將身體重新調整。反之,若在身體虛弱情況下不多加調理,不好的東西就容易進入身體,紮根不走。

唐朝著名的醫師與道士孫思邈在《千金要方.婦人方》中說:「婦人產後百日已來,極須殷勤,憂畏勿縱心犯觸,及即便行房。若有所犯,必身反強直,猶如角弓反張,名日褥風。則是其犯候也。」又說:「凡產後滿百日,乃可台會,不爾至死,虛贏百病滋長,慎之。凡婦從皆患風氣臍下虛冷,莫不由此,早行房故也。」產後百日內必須禁行房事,否則會引起多種疾病,如褥風、風氣臍下虛冷及血崩、陰挺、腰腹痛、虛勞等。 這些疾病亦為身體埋下禍根,如每到下雨天,身體會出現不明原因的疼痛。

產後百日應避免性行為,以免為身體埋下禍根。(圖片:shutterstock)
產後百日應避免性行為,以免為身體埋下禍根。(圖片:shutterstock)

相關文章:坐月進補|中醫拆解坐月進補三大階段 派薑醋要等十二朝?

相關文章:產後乳汁分泌較少 中醫如何協助產後婦女催乳?

產後需多久才能再度懷孕? 調理由血、氣、神入手

倪醫師表示,從中醫角度雖然沒有固定一個休養時間,但一般認為「種子先養身」即夫婦自身狀態優良與否決定寶寶的先天體質,受孕有賴於氣血和順、精充、神旺與否, 因此產後婦女應從備孕三角:血、氣和神入手調養,才再嘗試懷孕。

中醫認為備孕前必須要養好血、氣、神,才能滋養腹中胎兒健康成長。(圖片:shutterstock)
中醫認為備孕前必須要養好血、氣、神,才能滋養腹中胎兒健康成長。(圖片:shutterstock)
  • 養血

  • 起居要保持規律,保證休息和適量的運動,不要過度勞累,因為中醫認為過度勞累會暗耗陰血。同時也要注意情緒的自我調控,血虛的人容易出現抑鬱、焦慮等情緒反應,而過度的情緒反應反過來也會耗損陰血,將會陷入惡性循環。

適量的產後運動可幫助婦人養血。(圖片:shutterstock)
適量的產後運動可幫助婦人養血。(圖片:shutterstock)
  • 養氣

  • 氣虛的關鍵是在補氣,但由於氣虛往往伴隨著五臟六腑的具體情況,普通的人很難做出正確判斷,所以要請專業的中醫師幫助用藥調理。

以樂觀、豁達、愉快的狀態面對生活,有助調養氣虛。(圖片:quotabulary)
以樂觀、豁達、愉快的狀態面對生活,有助調養氣虛。(圖片:quotabulary)
  • 養神

  • 「清心養神」是自古有之的養神方法,通過保持心神的寧靜,達到氣血通暢、臟腑和諧、陰陽平衡的健康狀態。而睡得香也是世界衛生組織的健康解釋之一,保證充足的睡眠是十分必要的。但因新生兒出生後婦人永遠睡不夠,倪醫師建議產後想再備孕的夫婦可幫孩子確立既定的睡眠儀式,訓練孩子一覺睡到天亮。

睡眠充足是養神的好辦法。(圖片:indianwomenblog)
睡眠充足是養神的好辦法。(圖片:indianwomenblog)

相關文章:十個女人九個寒 中醫教你調理妙法—「備孕必先暖宮 」

相關文章:懷孕準備|27歲女患多囊性卵巢症致不孕 中醫介紹綜合療法助成孕

若月子時調養足夠,一般自我感覺健康的女性,可在準備懷孕前3個月開始進行調養,如果自我感覺身體健康狀況不夠理想時,則需在準備懷孕前個月至1年的時間進行調養。需要說明的是,由於每個人的體質、生活狀態等各不相同,在調養上也有一定區別,在計劃懷孕前,可請專業的中醫師給予恰當的指導。

倪詠梅醫師,香港註冊中醫師。(照片由醫師授權刊登)

Source:HK01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或服務內所刊的內容、療法、建議只供參考,並不能當作任何形式的醫療建議、診斷或診治。如有需要請儘早求醫,並向相關專科醫生或專業人士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