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經常尿道炎係糖尿病先兆?糖尿病併發症你要知!

撰文:醫師Easy2023-08-27 00:00更新:2023-08-27 00:00

糖尿病在香港十分普遍,據統計全港約有七十多萬名糖尿病患者。當患者確診糖尿病後,需要透過飲食、運動、與藥物三個方向來穩定血糖。因此確診糖尿病後,患者的生活免不了會受到不少改變。要做到預防疾病發生,其實從生活的細節中,往往可以找出早期糖尿病的端倪,例如尿道炎頻發便是其中之一。糖尿病可誘發各種併發症,對身體不同部位造成損害,必須及早預防。本文將講解糖尿病常見併發症的後果,以及了解是否所有確診患者都需要使用留置導尿管(尿袋)。

糖尿病在香港十分普遍,每十人就有一人患病。(圖片:PreDiabetes)
糖尿病在香港十分普遍,每十人就有一人患病。(圖片:PreDiabetes)

糖尿病屬於慢性疾病,當身體的胰臟分泌的胰島素不足,或胰島素不能發揮功能時,便會導致血糖不正常地升高。根據香港糖尿協會數據,全港約有七十多萬名糖尿病患者,即每十個當中便有一人患有糖尿病。國際糖尿病聯盟更估計,至2030年全球糖尿病患者人數將增至5.52億人,其中香港亦會激增至92萬人。

尿道炎經常復發 或因尿液含糖量高

對於糖尿病的成因眾說紛紜,目前醫學界未有確實的定論,但一般可從生活習慣和身體狀況,評估患糖尿病的風險,例如過重或肥胖、缺乏運動、年齡增長(大多在45歲後),以及家族遺傳,都是增加患上糖尿病風險的因素。當血液內的萄葡糖含量過高,便會出現小便頻密、異常口渴、容易疲倦、體重下降等徵狀。

除了以上徵狀,由於糖尿病患者的尿液含糖量較高,容易滋生細菌,再加上抵抗力一般較差,故會較易感染尿道炎,所以若發現自己經常因不明原因患上尿道炎,就可能是糖尿病「作怪」。

尿道炎頻發,可能是因為糖尿病。(圖片:Canva)
尿道炎頻發,可能是因為糖尿病。(圖片:Canva)

血糖控制不當 影響小便控制能力

為了降低糖尿併發症的發生機會,患者需時刻監察血糖含量。根據統計,超過一半糖尿病患者同時有泌尿方面的併發症。這是由於糖尿病患者不妥善控制病情,任由身體長期處於血糖過高的狀態,神經細胞可能因此受到影響,導致膀胱不正常收縮,繼而產生尿頻、夜尿、尿失禁等膀胱功能障礙。

一旦誘發膀胱病變,將進一步降低膀胱的敏感性和收縮能力,甚至完全失去控制能力。在這種情況下,患者只能插尿喉、使用尿袋,幫助消除膀胱中的積尿,否則,當尿液滯留在膀胱太久,便容易造成反覆性尿道感染,嚴重者更會破壞腎功能。

糖尿病可致糖尿足 嚴重需截肢保命

糖尿病有機會引發四大足部問題,包括足部感覺變弱,即使足部受傷亦不覺疼痛;因血液循環差及高血糖導致感染風險增加,以致傷口較難癒合;雙腳容易疲倦,甚至出現間歇性跛行;以及足部畸形。有足病診療師指出,由於糖尿足初期沒有明顯病徵,容易被忽略,但一旦引發嚴重的下肢併發症,情況可大可小,最嚴重者更需要截肢保命,其中本港需要截肢的病人中,便有一半由糖尿病引致。

不過,即使截肢亦不代表糖尿病可因此「斷尾」。因為潰瘍的問題有機會延伸至被截肢腿部的餘下部分,以及另一隻腳,加上截肢將嚴重影響病人的活動能力,亦會影響身體及血糖控制,故五年內的死亡機會可達七成。

糖尿病引發的足部問題,經常被患者忽視。(圖片:i.shop)
糖尿病引發的足部問題,經常被患者忽視。(圖片:i.shop)

要預防糖尿足,最重要是嚴格控制血糖。其次是避免足部損傷,例如日常可穿著寬鬆及較軟的鞋子,避免穿涼鞋或高跟鞋,每日也可用溫水及中性肥皂洗腳,以及保持足部透氣、乾爽。

「糖尿上眼」可致盲

糖尿病還會引發視網膜病變,即俗稱的「糖尿上眼」。在視網膜病變初期,視網膜會因為長時間血糖水平過高,導致微細血管受損,血管壁衰弱,並滲出蛋白沉澱物質及血液,當這些液體滲入眼球,便會影響視力。若病變長期持續,視網膜會增生脆弱的血管,這些血管很容易破裂出血,造成視網膜纖維化、繼發性青光眼等問題,最終導致視網膜脫落,並永久失去視力。

「糖尿上眼」輕則影響視力,重則可以致盲。(圖片:香港激光矯視中心)
「糖尿上眼」輕則影響視力,重則可以致盲。(圖片:香港激光矯視中心)

「糖尿上眼」是香港人的主要致盲原因。引發視網膜病變的因素大致有三項,包括患病年期,年期越長出現病變的風險越高,其中患病15年以上者,有80%機會患上糖尿眼;另外是血糖水平,血糖控制愈差,病變的風險亦會增加;最後是其他風險因素的控制,例如膽固醇和血壓的監察都對減慢視網膜病變十分重要。

患者亦需要留意,當出現視力模糊、影像變形、眼睛疼痛等明顯徵狀時,代表病情已相當嚴重,即使接受治療,也未必能完全恢復視力,故定期進行檢查,及早發現病變並控制病情,才是上策。

➤莊柏醫療|<42項-進階高血壓及糖尿病檢查>$980(69折 - 原價$1435)。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或服務內所刊的內容、療法、建議只供參考,並不能當作任何形式的醫療建議、診斷或診治。如有需要請儘早求醫,並向相關專科醫生或專業人士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