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健康|拆解抑鬱症、躁鬱症、焦慮症分別 開解患者三大重點

撰文:醫師Easy2021-08-18 05:30更新:2022-10-10 06:42

在剛過去的東京奧運會,大家關注比賽成績之餘,亦留意到運動員背後的各種甜酸苦辣。其中本來被寄予厚望可爭金的美國「體操女王」比拉絲(Simone Biles)在女子團體決賽中途突然退賽,表示自己一直承受巨大壓力,在出場表現失準後發現心理健康比運動更重要,因而決定退賽。事件不止讓大眾意識到運動員風光表後的痛苦,亦讓人關注到精神及心理問題。本文將深入淺出地探討三種常見的精神科疾病:抑鬱症、躁鬱症和焦慮症。

美國「體操女王」比拉絲(Simone Biles)在奧運突然因心理問題而退賽,令大眾關注精神及心理健康。(圖片:marca)
美國「體操女王」比拉絲(Simone Biles)在奧運突然因心理問題而退賽,令大眾關注精神及心理健康。(圖片:marca)

在香港,持續逾年的新冠肺炎亦衍生了不少精神問題。今年第一季,香港心理衛生會聯同香港城市大學調查全港的抑鬱指數,發現23%受訪者出現中等至嚴重抑鬱,較2018年上升27%;17%人士有中等至重度焦慮;9%則抑鬱與焦慮並存。另外,61.7%受訪者的壓力來自疫情,其中65.6%因減少與人交流而感到困擾,59%擔心自己和家人患病。

抑鬱症、躁鬱症、焦慮症 三者症狀各有異同

大家對於這三種精神科疾病的名字或許不陌生,卻未必能夠說出三者的分別。事實上三者都與情緒障礙有關,患者的生理及心理失衡而影響正常生活,其中有不少症狀相同,例如難以集中精神、思想負面、判斷力及辦事能力下降、失眠等。但仔細區分,三者各自都有特殊的症狀。

抑鬱症方面,患者的心理狀態通常長期憂鬱、對所有事情失去興趣和動力、自我價值低、反覆想到死亡,甚至曾嘗試自殺或已有實行自殺的計劃;生理方面則會食慾及體重驟降或驟升、失眠或嗜睡;專注力、思考力或決斷力減弱等。

抑鬱症患者的心理狀態通常長期憂鬱;生理方面則出現食慾及體重驟降或驟升等。(圖片:commonhealth)
抑鬱症患者的心理狀態通常長期憂鬱;生理方面則出現食慾及體重驟降或驟升等。(圖片:commonhealth)

躁鬱症的患者則會在不同時期,經歷抑鬱(depression)及躁狂(mania)兩種極端情緒。抑鬱時期的症狀與抑鬱症相近;躁狂時期的心理症狀則有情緒高漲、反應極快、自覺充滿自信及能量、脾氣可能(但不一定)變得暴躁;生理症狀則包括睡眠時間減少但依然精力充沛、異常好動及健談、無法自我控制,甚至做出冒險、不顧後果的行為,例如超速駕駛、胡亂投資等。

躁鬱症的患者在抑鬱時期的症狀與抑鬱症相近,躁狂時期則情緒高漲等。(圖片:mac69)
躁鬱症的患者在抑鬱時期的症狀與抑鬱症相近,躁狂時期則情緒高漲等。(圖片:mac69)

焦慮症的症狀大部分與抑鬱症相同,但患者會較常有精神繃緊、害怕、不安、擔心、恐懼等情緒。一般人在日常生活都會遇到這些情緒,但如果這些情緒維持一段長時間,而且程度嚴重至影響日常生活,便有可能已演變成焦慮症。其中焦慮症更會出現呼吸急速或困難、心跳加速、流汗、口乾、肌肉繃緊等明顯的生理症狀。

以上三種精神疾病只要及早接受專業治療,絕大部份病人都可以維持正常生活。

焦慮症患者常有精神繃緊、害怕、不安、擔心、恐懼等情緒,而且程度嚴重至影響日常生活。(圖片:mentalwe)
焦慮症患者常有精神繃緊、害怕、不安、擔心、恐懼等情緒,而且程度嚴重至影響日常生活。(圖片:mentalwe)

開解有法 三大注意事項

關心患者的人必定都盡辦法安慰或開導患者。然而,用錯方法會帶來反效果,令患者情緒更差。想要成功表達對患者的關心和支持,可以留意以下幾點:

  • 首先,要「選擇合適時機」作出安慰。患者可能剛遇上令心情低落的事情,腦海一片混亂,沒有心情亦未準備好跟其他人傾訴。因此,嘗試開解前,不妨先問一句:「心情不好?想聊一下嗎?」如果患者沒興趣的話,便應該另覓時機,甚至可以等患者主動提起時再詳談。

  • 其次就是「切忌喧賓奪主」。很多人以為當別人心情低落時,自己必須說出各式各樣的人生道理,誓要令對方即時想通、心情變好;又或者要不斷提供新奇的解決方法,讓對方立即感到有用。事實上,過多的意見和建議有時會令患者誤以為自己被責怪,進一步將外界拒諸於門外。

情緒專家建議,開解者說話的時間不應該超過30%,應將大部分時間交給患者訴說,而自己則主要負責聆聽。(圖片:ettoday)
情緒專家建議,開解者說話的時間不應該超過30%,應將大部分時間交給患者訴說,而自己則主要負責聆聽。(圖片:ettoday)

對於精神問題患者來說,安慰的說話並非重點,盲目的「加油」作用不大。傾訴的重點是鼓勵對方說出感受,給予他一個抒發、釋放內在負面情緒的渠道。情緒專家建議,開解者說話的時間不應該超過30%,應將大部分時間交給患者訴說,而自己則主要負責聆聽。

  • 最後就是「切忌胡亂猜測」患者的情緒和感受。每個人的執著都不同,在沒有弄清楚患者的心理狀況是擔憂、自責、憤怒還是其他情緒前,便胡亂作出開解,只會令患者感到自己不被理解,變得更加孤單無助,對你的說話聽不入耳。因此在對話初期,可先詢問患者的感受和想法,例如「你現在感覺如何」或「你的擔憂是甚麼」等。而且,認清患者情緒問題的源頭,亦有助你給予恰當的幫助及建議。

認清患者情緒問題的源頭,有助給予恰當的幫助及建議。(圖片:easyspanish)
認清患者情緒問題的源頭,有助給予恰當的幫助及建議。(圖片:easyspanish)

家人朋友角色重要 可給予協助及支持

患者的家人和朋友在患者的康復路上扮演重要角色。身為患者最親密的人,他們應給予更多耐性、體諒和支持。當患者的行為異常時,不應怪責他們,而應鼓勵患者表達感受及難處。

此外,他們可協助安排患者向專業人士求助,並參加支援小組,讓患者接觸其他同路人,互相扶持;同時可鼓勵患者維持一定程度的社交接觸,例如參與社區活動、定期與家人朋友聚會等。

最後,家人和朋友可以協助患者調整生活習慣,確保健康飲食、恆常運動和充分休息。生理健康對心理有不容忽視的正面影響。運動方面多選擇瑜珈、太極等。

患者的家人朋友可協助安排患者向專業人士求助,並參加支援小組,讓患者接觸其他同路人,互相扶持。(圖片:allianceholistic)
患者的家人朋友可協助安排患者向專業人士求助,並參加支援小組,讓患者接觸其他同路人,互相扶持。(圖片:allianceholistic)

Source:HK01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或服務內所刊的內容、療法、建議只供參考,並不能當作任何形式的醫療建議、診斷或診治。如有需要請儘早求醫,並向相關專科醫生或專業人士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