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糖尿病│身體有水果味?突然尿床?可能是糖尿病徵兆!

撰文:醫師Easy2021-08-28 05:00更新:2021-10-08 10:50

糖尿病不只是成年人的專利,只有幾歲的小朋友都可能患病,當中又以一型糖尿病較為常見。由於該病屬於免疫疾病,無法預防,故只能靠家長在日常生活中多加留神,一旦發現疑似病徵,便應及早求醫及接受治療,否則不幸引發併發症,情況將可大可小。

糖尿病並非成人獨有,兒童亦有患上糖尿病的風險。(圖片:Virtus)
糖尿病並非成人獨有,兒童亦有患上糖尿病的風險。(圖片:Virtus)

一型二型糖尿病病因大不同

很多人以為嗜糖是糖尿病的元兇,但其實只有二型糖尿病與吃太多糖有關。糖尿病的成因是因為身體的胰島素分泌不足,或身體對胰島素產生抗拒所導致,患者會因此出現血糖過高、碳水化合物,脂肪及蛋白質代謝紊亂,以及過多的葡萄糖經尿液排出,出現糖尿現象。

糖尿病可分為一型和二型。一型糖尿病屬於免疫疾病,是由於免疫系統出現混亂,令身體製造胰島素的細胞受到破壞,因而不能製造足夠身體所需的胰島素來刺激葡萄糖進入細胞,當葡萄糖在血液中積聚並逐漸增加濃度,便會形成糖尿病。

一型糖尿病的患者,一般在童年或青少年時期開始患病,根據香港兒童糖尿協會於2019年發表的《香港兒童糖尿病紀錄冊》,發現5至14歲是一型糖尿發病高峰期。而遺傳、免疫系統,以及生活環境都是增加患病風險的元素。

肥胖是患上二型糖尿病的重要危險因素。(圖片:Health Elements Magazine)
肥胖是患上二型糖尿病的重要危險因素。(圖片:Health Elements Magazine)

至於二型糖尿病的病因,主要是身體對胰島素產生抗拒性所致,並與遺傳、不良飲食習慣、肥胖,及缺乏運動有關。其中又以肥胖屬最重要的危險因素。台灣過往就有研究指出,肥胖的學生罹患二型糖尿病的機會較一般學生高 18 倍,而患有二型糖尿病的學生中,一半屬於肥胖。另外,有高血壓的小朋友,患上二型糖尿病的可能性亦較一般人高兩倍。

一型糖尿難察覺 家長需留意兩大徵兆

糖尿病並非成人獨有,兒童亦有患上糖尿病的風險。兩種糖尿病中又以一型較常出現在兒童身上。兒童一型糖尿病的病徵和病狀與成人糖尿病相似,包括口渴、尿頻、夜尿、體重下降和疲倦,部分小朋友更會出現突發性尿床。

有兒科專科醫生指出,由於兒童尿床十分常見,家長很容易忽略孩子患病警號,故建議家長若發現兒童突然尿床、日間異常尿頻,甚至兒童踏入青春期時仍有尿床情況,便應及早帶同子女求醫,以檢查是否患有一型糖尿病。

此外,家長亦可以留意子女身上或口氣會否散發水果味,若有的話,亦很大可能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徵兆。

兒童突然尿床,有可能是一型糖尿病的先兆。(圖片:mamaclub)
兒童突然尿床,有可能是一型糖尿病的先兆。(圖片:mamaclub)

糖尿病發病可非常突然 併發症隨時奪命

兒童糖尿病患者的病情可以急速發展,若血糖在短時間內飆升,更會引發併發症,導致酮酸中毒。酮酸中毒屬於嚴重的新陳代謝併發症,當身體胰島素不足、葡萄糖無法進入細胞,身體會分解脂肪作為能量來源,惟脂肪酸代謝後會令酮體快速累積,導致血液過酸,產生酮酸中毒。

酮酸中毒的病徵包括嘔心、腹痛、呼吸異常、疲倦、渴睡,甚至昏迷,而上述提到的水果味,正是因為酮酸所致,故家長一旦發現小朋友有以上異常,應立即求醫。此外,血糖過低或過高亦會引致急性併發症,導致失去知覺或昏迷,嚴重者更可致命,故家長絕不可掉以輕心。

一型糖尿患者需定期檢查血糖 終生需注射胰島素

一型糖尿病無法完全根治,患者需要終身接受胰島素注射治療及血糖監察治療。而在治療過程中,首要任務是穩定小朋友的身體狀況,由於初發病的小朋友普遍會出現脫水及酮酸中毒,故一般需要在深切治療部密切照顧及觀察,適時補充水份及注射胰島素,以有效地控制血糖、身體電解質、水份及酸鹼值,直至回復到正常水平。長遠而言,治療一型糖尿病還是要靠注射胰島素,並每天在家中進行約5至8次血糖檢測,以確保血糖的穩定性。醫生亦會依據血糖檢測的數據,調校胰島素的劑量及組合。

一型糖尿病患者需要終身接受胰島素注射治療。(圖片:shutterstock)
一型糖尿病患者需要終身接受胰島素注射治療。(圖片:shutterstock)

至於二型糖尿病的患者,由於主要由肥胖引起,故特別需要注重飲食習慣,首要任務是減肥,並需時刻注意飲食健康、定期運動,再配合糖尿病藥物或胰島素治療,以及血糖監測,便可控制病情。

糖尿病對小朋友及其家人的生活會有很大的影響,香港兒童糖尿協會建議在日常生活中雙方都需作出改變,例如少吃零食、建立運動習慣;家人之間亦要多溝通及互動,互相陪伴及協助走過治療糖尿病的路。若小朋友或家長在情緒上有需要協助,可向社工求助。

二型糖尿病的患者,特別需要注重飲食。(圖片:Insight)
二型糖尿病的患者,特別需要注重飲食。(圖片:Insight)

Source:HK01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或服務內所刊的內容、療法、建議只供參考,並不能當作任何形式的醫療建議、診斷或診治。如有需要請儘早求醫,並向相關專科醫生或專業人士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