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痛|26歲常經痛朱古力瘤後長4厘米水瘤 調經去瘀血水瘤可縮小?

撰文:劉淑文2021-08-25 11:31更新:2021-08-30 02:17

子宮瘤的形成,大多由於不良的生活習慣令月經失調引致,最常見的是水瘤、肉瘤及血瘤。若子宮有水瘤又不想做手術,有中醫師指,也可透過中藥及針灸調理體質改善。到底水瘤成因為何?中醫調理可以嗎?

子宮水瘤毋須動手術?

蘇安莎中醫診所的孫頴儀醫師最近分享案例,一位26歲女病人在3年前曾患子宮肌瘤及子宮內膜異位(俗稱朱古力瘤),切除後每年都有做婦科檢查跟進。惟今年再度發現卵巢有4厘米的囊腫,於是轉向中醫求診。

子宮水瘤是什麼?

子宮水瘤屬於卵巢中最常見的腫瘤型態,當中可分為生理性及病理性,而病理性可再分為良性及惡性。

▼子宮水瘤分3種(按圖👇👇👇)

子宮水瘤分3種。(01製圖)
子宮水瘤分3種。(01製圖)
子宮水瘤分3種。(01製圖)
子宮水瘤分3種。(01製圖)
子宮水瘤分3種。(01製圖)
子宮水瘤分3種。(01製圖)
子宮水瘤分3種。(01製圖)
+7
  • 1.生理性囊腫

形成的原因是由於排卵不良,即月經失調,經血過多造成液體堆積在卵巢上而形成囊腫。偶爾會造成輕微腹痛,建議觀察三個月經周期,如自行消失則不需要進行手術。建議患者可採用中醫治療改善體質、預防增生或惡化。

  • 2. 病理性囊腫(良性)

有6%卵巢腫瘤屬這類別,如漿液性囊腫、黏液性囊腫及畸胎瘤等。因卵巢產生病變所引起,而這些腫瘤並不會擴散侵犯到其他器官,但也不會自行消失,或有機會變大,所以有治療的必要性,以免腫瘤長大,壓迫附近器官。

  • 3. 病理性囊腫(惡性)

有2%卵巢腫瘤是這類,即卵巢癌,有馬上作手術治療的必要,及做化學或放射治療,以消除癌細胞。

在中醫角度,病變性子宮瘤稱為「癥瘕」。(資料圖片)
在中醫角度,病變性子宮瘤稱為「癥瘕」。(資料圖片)

中醫治療

在中醫角度,病變性子宮瘤稱為「癥瘕」。「癥」指腹中結塊的病,堅硬、不移動、固定部位痛楚;「瘕」同樣是腹中結塊的病,但結塊時聚時散,而且痛楚是沒有固定部位。臨床上往往發現是先癥後瘕。

癥瘕分為氣滯型、血瘀型、痰濕型及熱毒型,一般認為與肝、脾、腎三個臟腑不和、本虛標實所引起。

孫醫師解釋,這名26歲女病人平時無任何不適感覺,無家族遺傳史。詳細問診,才知她在月經來潮前,小腹會感到脹痛,但經痛不明顯。把脈時,脈弦細澀,即是指下感覺像一條絲細跳動且不暢順。脈象顯示病人屬於「肝鬱腎虛、同時伴有血瘀」。

針對此情況,治療分中藥及針灸兩部分:

▼中醫如何治療水瘤?(按圖👇👇👇)

子宮水瘤中醫治療法及成效。(01製圖)
子宮水瘤中醫治療法及成效。(01製圖)
子宮水瘤中醫治療法及成效。(01製圖)
子宮水瘤中醫治療法及成效。(01製圖)
子宮水瘤中醫治療法及成效。(01製圖)
子宮水瘤中醫治療法及成效。(01製圖)
子宮水瘤中醫治療法及成效。(01製圖)
+1
  • 中藥

經期中:以改善月經失調症狀為主,如經血量過多、經痛等

經期後:以補肝益腎、健脾補氣、活血化瘀為主,目標以縮小子宮瘤為主

▼同場加映:月經失調,也可透過養生食療調經,如杞子玫瑰花茶、桑寄生蓮子蛋茶、紅菜頭淮山粟米蘿蔔湯(按圖了解👇👇👇)

月經失調保健食療(01製圖)
月經失調保健食療(01製圖)
月經失調保健食療(01製圖)
月經失調保健食療(01製圖)
月經失調保健食療(01製圖)
月經失調保健食療(01製圖)
月經失調保健食療(01製圖)
+4
  • 2. 針灸

以針灸疏通子宮氣血,有機會令腫瘤縮小,惟仍需持續調理觀察,若月經回復正常,有助提高懷孕機會。

水瘤會消失嗎 ?

有機會縮小或消失,亦有人經調理後懷孕誕胎,但要令視乎子宮瘤本身的大小。但她提醒,若子宮瘤有5厘米以上,在懷孕過程中,子宮瘤可能會突然變大,有機會對懷孕造成影響,須留恴身體變化,隨時求醫,尋求專業醫療意見。

同場加映:紓緩經痛,除了飲薑茶、紅棗水,還有些食物有幫助:(按圖了解👇👇👇)

中西方的經痛食療(01製圖)
中西方的經痛食療(01製圖)
中西方的經痛食療(01製圖)
中西方的經痛食療(01製圖)
中西方的經痛食療(01製圖)
中西方的經痛食療(01製圖)
中西方的經痛食療(01製圖)
+9

相關文章:【瑜伽動作】經痛仲食止痛藥?蝴蝶式貓式6個動作保養子宮緩經痛

同場加映:除了子宮癌,女性患卵巢癌的風險也不少,若出現以下症狀不能掉以輕心(按圖👇👇👇)

卵巢癌症狀 (01製圖)
卵巢癌症狀 (01製圖)
卵巢癌症狀 (01製圖)
卵巢癌症狀 (01製圖)
卵巢癌症狀 (01製圖)
卵巢癌症狀 (01製圖)
卵巢癌症狀 (01製圖)
+3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或服務內所刊的內容、療法、建議只供參考,並不能當作任何形式的醫療建議、診斷或診治。如有需要請儘早求醫,並向相關專科醫生或專業人士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