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間皮瘤關注日│70歲患者腹膜長滿腫瘤 化療後需打白血球針

撰文:曾鳳婷2021-09-25 16:00更新:2021-09-26 09:50

石棉是一種天然礦物質,具有隔熱功能且十分耐用。以往常被用於建築業、製造業和航運業,一些村屋常見的波紋瓦片,便有石棉成份。由於塵狀的石棉對健康造成嚴重威脅,早年世界衞生組織已將其界定為一級致癌物,而香港則於1996年開始禁用部分風險較高的石棉,2014年完全禁止使用。

惟一些曾使用石棉的舊建築及設施,仍然殘留這些物質,故不能排除市民會意外吸入石棉,繼而引起一些嚴重疾病,間皮瘤便是其中一種。吸入石棉至病發期能長達10至40年不等,有部分患者更是沒有任何病徵,難以察覺,現時間皮瘤無法根治,只能接受適切的治療,減低對身體的影響。今日(26日)是國際間皮瘤關注日,有患者呼籲任何曾從事高風險,須頻繁接觸到石棉的工友應進行定期檢查,如發現患病應及早接受治療。

石棉是一種天然礦物質,具有隔熱功能且十分耐用。以往常被用於建築業、製造業和航運業,一些村屋常見的波紋瓦片,便有石棉成份。(資料圖片)
石棉是一種天然礦物質,具有隔熱功能且十分耐用。以往常被用於建築業、製造業和航運業,一些村屋常見的波紋瓦片,便有石棉成份。(資料圖片)

間皮瘤患者常見的病徵包括呼吸困難、腹部腫脹、胸壁疼痛、咳嗽、疲倦和體重減輕等。根據醫管局的資料顯示,2006年至2015年間,香港共有232宗間皮瘤個案。據肺積塵互助會提供資料顯示,香港現存約有17名患者,最年輕的患者在22歲時便確診,至今未能確定感染源頭,當中更有患者需要負擔過百萬的手術及治療費用。

今年70歲的潘伯伯去年確診間皮瘤,而且發現整個腹膜已長滿腫瘤。(曾鳳婷攝)
今年70歲的潘伯伯去年確診間皮瘤,而且發現整個腹膜已長滿腫瘤。(曾鳳婷攝)

今年70歲的潘伯伯去年確診間皮瘤,而且發現整個腹膜已長滿腫瘤。現時只能定期進行化療以控制病情。在確診間皮瘤前,潘伯伯和一眾退休長者無異,每天都會到附近公園散步及拉筋。除了一些常見的長期病如高血壓、高膽固醇及尿酸問題外,潘伯伯的身體尚算健康,亦行動自如。

直至去年10月,潘伯伯的身體突然出現異樣。他睡覺時感到右邊小腹突然劇痛,潘伯伯形容疼痛的感覺猶如被「一堆針」刺下。(曾鳳婷攝)
直至去年10月,潘伯伯的身體突然出現異樣。他睡覺時感到右邊小腹突然劇痛,潘伯伯形容疼痛的感覺猶如被「一堆針」刺下。(曾鳳婷攝)

病發時小腹痛如被針刺 患者誤以為盲腸發炎

直至去年10月,潘伯伯的身體突然出現異樣。他睡覺時感到右邊小腹突然劇痛,潘伯伯形容疼痛的感覺猶如被「一堆針」刺下,但只有一下刺痛,痛楚並沒有持續,而且疼痛不規律地出現。初時,潘伯伯以為是盲腸發炎,但由於沒有影響食慾和日常生活,他便不以為然。直到情況持續了好幾天,而且腹痛情況加劇,令他難以忍受,才到急症室求醫。

初時,潘伯伯以為是盲腸發炎,但由於沒有影響食慾和日常生活,他便不以為然。直到情況持續了好幾天,而且腹痛情況加劇,令他難以忍受,才到急症室求醫。(曾鳳婷攝)
初時,潘伯伯以為是盲腸發炎,但由於沒有影響食慾和日常生活,他便不以為然。直到情況持續了好幾天,而且腹痛情況加劇,令他難以忍受,才到急症室求醫。(曾鳳婷攝)

醫生判斷他的病情時,亦未有發現有任何異樣。潘伯伯在醫生建議下留院一天觀察,至翌日,醫生也查不出問題所在,便建議潘伯伯到私家醫院進行電腦斷層掃瞄。

腹膜長滿腫瘤不能進行手術 靠化療控制病情

據報告顯示結果,潘伯伯確診了間皮瘤,整個腹膜已長滿腫瘤,需要進行切除盲腸手術。醫生坦言間皮瘤無法根治,只能以手術、放射線療法或化學療法控制病情。但潘伯伯因整個腹膜已長滿腫瘤,手術並不可行,「醫生同我講,腹膜有保護同埋固定器官嘅功能,所以唔可以切,切咗啲器官啲位就會亂晒。我個情況只可以做化療」。

「醫生同我講,你𠵱家個病似個炸彈,爆就唔知幾時爆,可能係聽日,可能係好耐之後,唔爆嘅就係你好彩」。

間皮瘤患者潘伯伯

潘伯伯對於突如其來的確診感到愕然。首次覆診時,醫生查問他的工作史,例如問他是否曾經從事水手及通渠行業,但他卻指自己一直從事酒樓相關工作,故不明白自己為何會患上間皮瘤。醫生形容潘伯伯身上猶如有一個計時炸彈,「你𠵱家個病似個炸彈,爆就唔知幾時爆,可能係聽日,可能係好耐之後,唔爆嘅就係你好彩」。

年少時於發電廠工作 疑在無防護下吸入石棉

直到第二次覆診時,醫生告知吸入石棉是患病的主因,才令潘伯伯想起年輕時曾在發電廠工作一段時間。在1965年至1987年,潘伯伯9年間斷斷續續在發電廠中工作,負責泥水類工作,惟並不是坊間的石屎及英泥,而是負責包裹發電廠爐房內樓高兩層的煙囪,當中的內層物料使用馬屎泥,這種物料含有石棉。由於當年香港工人的自我保護意識較低,連基本的裝備也沒有,便在高危地方進行工程,潘伯伯也不例外,「當時冇任何防護,連口罩都冇,個個都係咁做」。

在1965年至1987年,潘伯伯9年間斷斷續續在發電廠中工作,負責泥水類工作,惟並不是坊間的石屎及英泥,而是負責包裹發電廠爐房內樓高兩層的煙囪,當中的內層物料使用馬屎泥,這種物料含有石棉。(資料圖片)
在1965年至1987年,潘伯伯9年間斷斷續續在發電廠中工作,負責泥水類工作,惟並不是坊間的石屎及英泥,而是負責包裹發電廠爐房內樓高兩層的煙囪,當中的內層物料使用馬屎泥,這種物料含有石棉。(資料圖片)

接受化療後暴瘦30磅

離開發電廠工作後,潘伯伯一直從事餐飲行業至65歲退休,期間他的身體亦從未發現異樣。至去年底完成割盲腸手術後,潘伯伯便開始進行化療。治療初期,他需要每月分別在兩天接受3針注射。他形容自己接受一段時間化療後,體重便暴跌30磅。他亦需要承受化療所帶來的副作用,例如白血球減少及貧血等。所以每次接受化療一星期後,潘伯伯又要連續3天、每天打一支白血球針,讓身體內的白血球數量保持在正常水平。

潘伯伯也需要隔日服用維他命C、鐵劑,每天又要服用葉酸。加上他需要服用以往控制長期病患的藥物,令他要頻繁地到不同健康院及醫院覆診,對於長者來說十分吃力。可幸潘伯伯接受化療後病情受控,現時已可減少化療注射劑量,每月只需要接受一針注射。

潘伯伯接受化療後病情受控,現時已可減少化療注射劑量,每月只需要接受1針注射。(曾鳳婷攝)
潘伯伯接受化療後病情受控,現時已可減少化療注射劑量,每月只需要接受1針注射。(曾鳳婷攝)

即使發現患上間皮瘤,潘伯伯為了維持身體健康,仍堅持每天到公園散步及拉筋,也決定多年來引起痛風的酒類飲品戒掉,但他的身體情況大不如前,行走一段時間後便會氣促,需要停下來休息。潘伯伯認為,間皮瘤最危險的地方是完全隱形,能潛伏身體多時才病發,呼籲如過往曾有機會接觸到石棉的工友,應定期進行身體檢查,及早發現及作出治療,才有效控制病情。

肺積塵互助會:任何人都有機會患上間皮瘤

肺積塵互助會項目經理馮凱姍指,現時在香港有17名間皮瘤患者,而引起間皮瘤的石棉在一些舊式樓宇及村屋較為常見,「呢隻病無分年齡、工種同無得預防,只要意外吸入石棉就有機會病發,所以對所有人嚟講,都係有平等機會患病」。她提到患者發病初期,通常會感到胸部、腹部疼痛、無原因下變瘦或肺部出現問題等。

馮凱姍呼籲市民,如發現身體有任何異樣時,不應輕視,亦建議曾經從事應高風險工種的市民應向醫生查詢是否需要每年進行一次電腦斷層掃瞄,以及早識別疾病及控制病情。她表示,其他市民亦需要多了解間皮瘤,發現身邊的人有疑似病徵時,能及早提醒他們,以免錯失治療時機。

每年的9月26日是國際間皮瘤關注日,肺積塵互助會在去年開始便發起響應活動,希望讓市民了解更多有關間瘤皮的資訊,同時將間皮瘤的資訊傳遞至身邊的人。

請捐款支持罕見癌症間皮瘤患者的醫療開支,支援病人在手術、化療、免疫治療和服用鏢靶藥等的治療需要。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或服務內所刊的內容、療法、建議只供參考,並不能當作任何形式的醫療建議、診斷或診治。如有需要請儘早求醫,並向相關專科醫生或專業人士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