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靈血管|手腳冰冷全因血管變少?專家教你每日3分鐘激活血管

撰文:關頴琪2022-12-04 23:09更新:2022-12-07 09:23

手腳冰冷會不會是令你在床上輾轉反側的原因?日本漫畫《房東阿嬤與我》作家兼搞笑藝人矢部太郎,正是受到手腳冰冷的問題困擾,有時更會因為腳掌太冷而無法入睡。醫生更發現矢部太郎經常不吃早餐午餐,導致身體營養不足,影響抵抗力,容易生病,不足60歲就可能要過着被照顧的生活。

日本節目《名医のTHE太鼓判!》為一眾嘉賓做身體檢查,發現41歲的矢部太郎因為長期吃不夠飯加上缺乏運動,除了營養不足,部分微絲血管更因為無血流而變成「幽靈血管」,手腳冰冷就是因為微絲血管減少。為了令矢部太郎的血管「復活」,專家教大家一個簡單的運動,重新激活「無血到」的微絲血管,改善手腳冰冷的症狀。

▼41歲的日本藝人兼漫畫家矢部太郎因為長期吃不夠飯加上缺乏運動,被專家診斷出營養不良和手腳冰冷的症狀,可能不足60歲就可能要過着被照顧的生活(按圖看更多👇👇👇)

日本藝人矢部太郎手腳冰冷營養不良(01製圖)
日本藝人矢部太郎手腳冰冷營養不良(01製圖)
日本藝人矢部太郎手腳冰冷營養不良(01製圖)
日本藝人矢部太郎手腳冰冷營養不良(01製圖)
日本藝人矢部太郎手腳冰冷營養不良(01製圖)
日本藝人矢部太郎手腳冰冷營養不良(01製圖)
日本藝人矢部太郎手腳冰冷營養不良(01製圖)
+4

矢部太郎一日的卡路里攝取量是正常成年男性的8分之1,中性脂肪亦只有46,是標準以下的數值(正常數值為50-149)。專家指出,中性脂肪長期低於標準也就是「營養不良」,當身體受到感染,就會因為營養不良而無法抵抗病毒細菌,變得體弱多病。

小腿是人類第二心臟,假如足部血管減少,全身的血液循環都會變差。(《名医のTHE太鼓判!》截圖)
小腿是人類第二心臟,假如足部血管減少,全身的血液循環都會變差。(《名医のTHE太鼓判!》截圖)

節目引述調查結果顯示,偏瘦的人之中,每兩個就有一個表示有不同程度的手腳冰冷症狀,而矢部太郎就是其中一員。透過器材診斷,發現因為血液循環差,矢部太郎足部末端的微絲血管已經「幽靈化」,代表營養未能透過血液流遍全身,會引起身體各種不適和加速衰老。

▼血管幽靈化會導致脫髮、骨質疏鬆外,還有什麼影響?哪些人士最高危?(按圖👇👇👇)

微絲血管知多啲。(01製圖)
微絲血管知多啲。(01製圖)
微絲血管知多啲。(01製圖)
微絲血管知多啲。(01製圖)
微絲血管知多啲。(01製圖)
微絲血管知多啲。(01製圖)
微絲血管知多啲。(01製圖)
+4
  • 1.動脈硬化

  • 2.肝功能低下

  • 3.骨質疏鬆

  • 4.服用藥物的藥效減低

  • 5.掉髮

  • 6.虛寒體質

  • 7.產生皺紋或鬆弛,加速肌膚老化

▼為了挽回幽靈化的血管,專家介紹大家做一個原地跳的運動,能有效刺激血液循環,改善手腳冰冷的症狀:(按圖看清内容👇👇👇)

原地跳激活微絲血管(01製圖)
原地跳激活微絲血管(01製圖)
原地跳激活微絲血管(01製圖)
原地跳激活微絲血管(01製圖)
原地跳激活微絲血管(01製圖)
原地跳激活微絲血管(01製圖)
專家介紹大家做一個原地跳的運動,能有效刺激血液循環,改善手腳冰冷的症狀。(《名医のTHE太鼓判!》截圖)
  • 做法:

  • 1. 站直,望向前方

  • 2. 小腿用力,提起大腿

  • 3. 腳跟盡量離地

  • 4. 每日跳20次

除了矢部太郎外,節目組另外請一位同樣受手腳冰冷困擾的女士進行一星期實測。(《名医のTHE太鼓判!》截圖)
做了一星期的單腳跳運動,女士本人亦表示手腳冰冷的情況改善了很多。(《名医のTHE太鼓判!》截圖)

通過腳跟回彈的刺激,可以促進全身的血液循環,做完整個人都會馬上暖起來。本來完全見不到足部微絲血管的矢部太郎,在堅持做了兩星期的原地跳運動之後再做檢查,發現末端的微絲血管比先前明顯得多。

▼同場加映:台北泰安醫院院長謝瀛華在節目中,提供了2種簡單檢查血液循環的方法:(按圖 👇👇👇)

血液循環小測試(01製圖)
血液循環小測試(01製圖)
血液循環小測試(01製圖)
血液循環小測試(01製圖)
血液循環小測試(01製圖)
血液循環小測試(01製圖)
血液循環小測試(01製圖)
+2

相關文章:保暖|沙律雞胸當正餐水腫手腳凍!暖身補4類營養素3秒測血液循環

▼同場加映:除了原地跳運動,日本專家還推介了一些有助增加微絲血管食物(按圖👇👇👇)

增加微絲血管食物。(01製圖)
增加微絲血管食物。(01製圖)
增加微絲血管食物。(01製圖)
增加微絲血管食物。(01製圖)
增加微絲血管食物。(01製圖)
增加微絲血管食物。(01製圖)
增加微絲血管食物。(01製圖)
+5

(資料來源:《名医のTHE太鼓判!》)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或服務內所刊的內容、療法、建議只供參考,並不能當作任何形式的醫療建議、診斷或診治。如有需要請儘早求醫,並向相關專科醫生或專業人士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