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手札|中醫淺談針灸特效穴與針灸陣法

撰文:醫師Easy2021-12-03 04:02更新:2021-12-22 02:45

對於很多人來說,「特效穴」是對於某一種疾病有特別好效果的穴位,比如說:腰痛特效穴、經痛特效穴丶暈車浪特效穴等;但對於中醫師來說,特效穴還有另一個意義,就是指一個穴位可以同時有非常多用途。醫師Easy過去曾與多位中醫師訪談,發覺特效穴與針灸是有相輔相乘的效果,如果加以基本的針灸陣法,效果可謂雙得益彰。 醫師Easy今次請來香港註冊中醫師、承治堂的高學漁醫師為大家講解針灸特效穴與針灸陣法。

高醫師以在手腕上的「內關穴」作示範,「第一,內關穴位於手厥陰心包經上,可以治療與「心」有關的疾病,例如心悸,心絞痛等;第二,它與足厥陰肝經同屬於『厥陰』這個系統,可以兼治肝的問題,所以對於頭暈有卓越的療效。第三,它『別通』於胃經,可治療嘔吐及胃絞痛。第四,它是八脈交會穴,屬於陰維脈。」高醫師笑言,以時下流行用語講,這個內關穴簡直是無限斜楝,一穴兼無數職業。

好像一個武林高手,不單止可以一個打十個,而且還會懂得運用不同的兵器拳術。

高學漁醫師
從腕橫紋向上量度三隻手指,便是「內關穴」。(圖片:qaxnl)
從腕橫紋向上量度三隻手指,便是「內關穴」。(圖片:qaxnl)

特效穴非萬能 治病需從病因入手

特效穴用途多多,不少人初初學習中醫就會追求特效穴,希望可以好似配對般,見這個病,就用這個穴位。可是時間一久,就發覺疾病不是這麼容易處理。高醫師解釋:「譬如遇到胃痛的病人,就想著用特效穴處理好了,但過了幾天,問題又回來。然後會發現,病人的胃痛可能是從睡眠不足而來。於是再加兩個穴位去治療睡眠不足,然後又發現睡眠不足是由於長期神經緊張引起……於是又加一個穴位進去,反覆如此,沒完沒了。為什麼會如此?其實是因為沒有看到整個疾病的藍圖,所以只能從局部着手處理。」

單從胃痛一個徵狀就想著用特效穴處理,未必能治癒病人。(圖片:Shutterstock)
單從胃痛一個徵狀就想著用特效穴處理,未必能治癒病人。(圖片:Shutterstock)

其實透過所謂的特效穴治病,猶如「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只是把症狀處理,並非從本源上治療身體的毛病。「要更加有系統地處理疾病,就像開中藥處方一樣,要『君丶臣丶佐丶使』四者互相配合。再簡單一點來說,就像踢足球一樣,不能十一人都是前鋒,也不能十一個人都是守門員。需要各個位置有相對應的球員,才能形成一個互相補充的陣型。而這種陣型體現在針灸上,就是我們所講的針灸陣法。」

針灸非一成不變 需因病情改變陣法

要有效使用針灸陣法(簡稱針陣),就要對穴位有多方面的了解。譬如中醫師想加強身體裏面其中一個五行的力量,可以依照着穴位的五行特性,點對點增強一個臟腑的力量,例如針取水經裏面的水穴,加強身體裏面水的力量。再利用五行生剋的關係,將水的力量引導到相關臟腑。「然而,中醫有更多的臨床情況,是利用針灸穴位的特性,改變身體裏的氣的運動或物質的流動,將整個身體系統調整。這個時候,我們不會針對個別臟腑去操作,而是使用經絡系統引動能量及物質的行走方向,從而改善身體失去平衡的病理狀態。」

聽起來好像好複雜,高醫師舉個真實例子給大家參考。「香港人多食生冷食物,令到脾陽不足,引致口淡淡,大便軟爛,然後慢慢變得疲倦不堪。治療是可以考慮用三焦火,溫暖脾土,取『火經火穴』補充『土經土穴』,這個是基本陣型。可是,病人總不會每一個都如此簡單。如果當患者兼夾出現胃脹噯氣,可以改變成先取『土經土穴』,先針右邊,再針左邊,將氣機往下引,等待胃脹的情況慢慢消失之後,再補上『火經火穴』加強補充脾胃力量。這樣根據不同的兼夾症狀,改變針灸的先後次序,甚至改用另一種陣法,從根本上鞏固身體,這就是陣法的妙用。」

香港人經常食魚生等生冷食物,容易令到脾陽不足。(圖片:視覺中國)
香港人經常食魚生等生冷食物,容易令到脾陽不足。(圖片:視覺中國)

運用陣法得宜 可令一加一大於二

陣法,可以「聯弱勝強」,可以令「一加一大過二」,是穴位配伍的高級應用方法。高醫師再舉一個我們常用的穴位「合谷穴」作例子。「合谷穴位於手陽明大腸經上,一般用於治療手陽明大腸經『循行部位』的疾病。例如頭痛,牙痛,鼻塞等等。但考慮到它是大腸經的原穴,『大腸』在五行屬於陽金,而陽金帶有強力『降』的力量。既然有方向,我們就可以因應這個方向而選擇其他穴位配合,從而產生不同的調理作用。例如配上帶有輕微上升力量嘅肝經原穴『太衝』,肝為乙木,與大腸庚金相合有情,可以造成一個向下比向上力量強大的循環,用來安定情緒,幫助睡眠,效果非常顯著。」

所以中醫針灸,就有如高手過招,小病小痛或突發性的症狀,使用特效穴即刻處理問題,不失為一個好方法。然而對於長期慢性疾病、積勞成疾,或是亞健康狀態,就可能需要用針陣配合,從根源治理身體。

高學漁醫師,香港註冊中醫師。(照片由醫師授權刊登)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或服務內所刊的內容、療法、建議只供參考,並不能當作任何形式的醫療建議、診斷或診治。如有需要請儘早求醫,並向相關專科醫生或專業人士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