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耳炎|耳屎不可以隨便撩?學懂擤鼻涕可預防?竟是鼻咽癌先兆

撰文:醫師Easy2021-12-15 03:45更新:2021-12-22 02:47

踏入十二月,日夜溫差可逾十度,加上開始步入冬季流感高峰期。傷心感冒變得常見,但原來久久未癒可以誘發中耳炎。任何年齡層都有機會患上中耳炎,一旦延誤治療有可能影響聽力,甚至出現腦膜炎等嚴重併發症,情況在不懂表達不適感的幼童身上更難處理。本文將會講解中耳炎的相關常識,包括成因、症狀、治療及預防方法。

不少幼童發燒時都會引發中耳炎,令不少父母束手無策。(圖片:audifon)
不少幼童發燒時都會引發中耳炎,令不少父母束手無策。(圖片:audifon)

成因與耳咽管堵塞有關 小童耳部結構未成熟增風險

中耳炎,顧名思義是在中耳結構內的感染和發炎。「耳咽管」是連接中耳和喉嚨的一條管道,主要功能是控制耳內氣壓、清除中耳腔內的分泌物以及避免鼻腔的病原體和分泌物流入中耳腔。而中耳炎正正就是與耳咽管的機能異常有關:當耳咽管出現問題並有堵塞情況,中耳腔的分泌物無法順暢排出,就有機會因病菌感染而發炎。

由於小童的免疫力較弱,加上耳咽管構造較短、處於水平線位置,因此鼻竇、鼻腔或咽喉等上呼吸道部位出現感染時,會更容易逆流到中耳,引發中耳炎。而七歲以後,由於耳咽管及頭部結構發育更完全,中耳炎的發生機會就會逐步下跌。

小童的免疫力較弱,加上耳咽管構造較短、處於水平線位置,因此鼻竇、鼻腔或咽喉等上呼吸道部位出現感染時,會更容易逆流到中耳,引發中耳炎。(圖片:sohu)
小童的免疫力較弱,加上耳咽管構造較短、處於水平線位置,因此鼻竇、鼻腔或咽喉等上呼吸道部位出現感染時,會更容易逆流到中耳,引發中耳炎。(圖片:sohu)

一般而言,中耳炎發生在成人身上就可能是鼻咽癌的先兆。而且,如果感染「肺炎鏈球菌」及「嗜血桿菌」等較嚴重的病菌,便要謹慎處理。以感染嗜血桿菌為例,如果不妥善治療的話,有機會波及腦部,導致腦膜炎等嚴重情況。

小童不懂描述症狀 耳痛聽力減弱家長應多注意

中耳炎主要分三類,「急性中耳炎」通常由細菌感染引起,耳膜或會因受壓而破裂,但一般可自行癒合;但如果耳膜沒有完全癒合,令中耳炎反覆發作,便可能引致「慢性中耳炎」,雖然痛楚較小,而且症狀較不明顯,但會持續長時間。「積液性中耳炎」則因為中耳積聚了黏性液體,常見於2至6歲的兒童。

中耳炎常見症狀包括「單側或雙側耳朵疼痛」、「耳朵有壓迫感」、「聽力減弱」、「外耳出現異常分泌物」等。幼童未必懂得描述自己的症狀,因此家長還可以留意孩子是否會不停抓或挖自己的耳朵、經常無反應、食慾或活動力下降等,這些情況可能反映耳內痕癢或疼痛、聽覺受影響等中耳炎症狀。

家長可以留意孩子是否會不停抓或挖自己的耳朵、經常無反應、食慾或活動力下降等,這些情況可能反映耳內痕癢或疼痛、聽覺受影響等中耳炎症狀。(圖片:healthymatters)
家長可以留意孩子是否會不停抓或挖自己的耳朵、經常無反應、食慾或活動力下降等,這些情況可能反映耳內痕癢或疼痛、聽覺受影響等中耳炎症狀。(圖片:healthymatters)

耳朵如果滲出液體,即中耳炎所積累的滲液流出,代表耳膜可能有破損。耳膜破掉,是否等於會失聰?當然不是,耳膜有可以自我復原能力,在數天至數週便能將破裂的位置修補。但如果患上「慢性中耳炎」,耳膜的自我修復能力受損,便有可能增加聽力減弱甚至喪失的風險。

一旦發現中耳炎症狀,可以先用毛巾熱敷和服用止痛藥物,暫時紓緩不適,然後盡快求醫。

耳膜破掉不等於失聰,因為耳膜有可以自我復原能力。但如果患上「慢性中耳炎」,耳膜的自我修復能力受損,便有可能增加聽力減弱甚至喪失的風險。(圖片:today.line.me)
耳膜破掉不等於失聰,因為耳膜有可以自我復原能力。但如果患上「慢性中耳炎」,耳膜的自我修復能力受損,便有可能增加聽力減弱甚至喪失的風險。(圖片:today.line.me)

抗生素為主要治療方法 小童或可自行康復

大部分情況下,醫生會處方消炎止痛藥物來緩解耳朵疼痛等症狀;小童患上中耳炎,或可自行康復,醫生會處方較輕量的藥物和觀察,但成人則因成因複雜,為避免引起併發症,醫生一般會即時透過抗生素治療,以抑制細菌滋長,不過需服用一段時間至殺滅細菌,避免產生抗藥性。

病情較嚴重的話,即是以上治療方法無效、中耳腔的積液持續無法退去,便可能需要進行「引流手術」,將中耳腔的積液引流出來。方法是在耳膜開個小洞或置入通氣管,將積液引流出來。

病情較嚴重的話,便可能需要進行「引流手術」,將中耳腔的積液引流出來。方法是在耳膜開個小洞或置入通氣管,將積液引流出來。(圖片:fengmin)
病情較嚴重的話,便可能需要進行「引流手術」,將中耳腔的積液引流出來。方法是在耳膜開個小洞或置入通氣管,將積液引流出來。(圖片:fengmin)

正確方法擤鼻涕可預防 避致敏原及煙草

錯誤擤鼻涕是患上中耳炎的常見原因之一,很多人會一次擤兩邊鼻孔,但其實這樣容易令鼻涕逆流到耳咽管。正確的方法是壓住一邊鼻孔,一次擤一邊;而擤的時候嘴巴微微打開,微微低頭,便可以減低逆流的風險。

正確擤鼻涕的方法是壓住一邊鼻孔,一次擤一邊;而擤的時候嘴巴微微打開,微微低頭,便可以減低逆流的風險。(圖片:ingimage)
正確擤鼻涕的方法是壓住一邊鼻孔,一次擤一邊;而擤的時候嘴巴微微打開,微微低頭,便可以減低逆流的風險。(圖片:ingimage)

此外,上呼吸道感染和過敏性鼻炎也是引致中耳炎的常見原因,因此減少以上情況出現的話,便能有效降低中耳炎發生的機會。在日常生活中,有過敏人士應盡量避免接觸過敏原,例如花粉、塵蟎、海產等;一般人應遠離煙草,因為煙草容易產生刺激,令耳咽管出現阻塞情況。

有感冒或過敏發作而出現時,應盡快服用緩解症狀的藥物,避免鼻塞增加中耳炎的風險。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或服務內所刊的內容、療法、建議只供參考,並不能當作任何形式的醫療建議、診斷或診治。如有需要請儘早求醫,並向相關專科醫生或專業人士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