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酸倒流|嬰孩嘔吐、餐後哭泣要留神 餵食後這樣做可減不適風險

撰文:Hello醫師2022-11-29 04:00更新:2022-12-07 08:37

很多寶寶有時候會嘔吐,一天甚至會吐好幾次。但是嘔吐可能會導致其他問題或伴隨其他症狀,嘔吐可能是因為酸液回流引起,又稱作胃酸倒流(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簡稱GERD)。

文:Karin Kao 醫學審稿:台灣註冊醫師賴建翰/Hello醫師

嬰幼兒的胃酸倒流症狀

一般常認為只有成人才會胃酸倒流,但其實嬰幼兒也可能會有胃酸倒流的狀況,常見的症狀包含:

  • .時常嘔吐

  • .持續咳嗽

  • .胃口喪失或有飲食問題

  • .吃飯時或飯後會哭泣

  • .心灼熱、脹氣或肚子痛

嬰幼兒胃酸倒流的原因

當胃中的食物及胃酸回流到食道時,就稱為酸液回流。大多有這種情況的小寶寶都很健康,會發生這樣的情況只是因為他們的消化管道還不成熟。小朋友一出生就伴有胃酸倒流的情況,對比較大的小孩來說,胃酸倒流的根源和嬰兒及成人不同,很多案例都是胃和食道間肌肉的瓣膜放鬆或是瓣膜底下的壓力過大。

兒童健康|2歲兒子體質極易嘔 嘔到似新加坡魚尾獅 媽媽超無奈

兒童健康|兒子體質易嘔,仲要嘔得超誇張!(01製圖)
兒童健康|兒子體質易嘔,仲要嘔得超誇張!(01製圖)
兒童健康|兒子體質易嘔,仲要嘔得超誇張!(01製圖)
(Facebook / @爆廢公社)
兒童健康|兒子體質易嘔,仲要嘔得超誇張!(01製圖)
兒童健康|兒子體質易嘔,仲要嘔得超誇張!(01製圖)
兒童健康|兒子體質易嘔,仲要嘔得超誇張!(01製圖)
+6

嬰幼兒胃酸倒流的診斷

一般而言,醫生會依照家長描述以及兒童疾病史來診斷酸液逆流的狀況,特別是如果這樣的症狀一再發生,而且已經造成不適。小朋友有時候會需要更多測試,例如服用鋇劑(Barium swallow)上腸胃道攝影檢查、pH探針法或上腸胃道內視鏡等。

嬰幼兒的胃酸倒流如何治療

透過生活習慣的改變,能幫助受胃酸倒流所苦的小孩,當然別忘了先諮詢兒科醫生。

嬰兒:

  • .讓嬰兒的頭高於嬰兒床或搖籃

  • .餵食完後直立抱着他們約30分鐘

  • .調整餵食的模式

至於是否可以在奶瓶裏加入麥片等食材,或提供固體食物,需經由兒科醫生同意。

較大的兒童:

  • .讓頭部比床高。

  • .吃完飯後保持直立至少2小時。

  • .讓孩子一天少量多餐,而不是吃3次大餐。

  • .限制會讓酸液回流惡化的飲食攝取。

  • .鼓勵孩子定時運動。

若狀況很嚴重或是沒有改善,醫生可能會建議使用如西甲矽油(Simethicone)以及碳酸鈣(Calcium carbonate)等制酸劑。醫生可能也會開立讓胃部分泌較少胃酸的藥物。

大致來說,制酸劑和抑制排氣的藥物都很安全。不過如果使用很高的劑量,制酸劑可能會導致拉肚子等副作用。若小孩長期服用高劑量制酸劑,他們會有很大的可能發生骨頭變得軟脆的狀況(如:礦物質化 Mineralization或佝僂症 Rickets)或維他命B12缺乏等病症。

嬰幼兒的胃酸倒流手術

多數的小孩不需要接受胃酸倒流手術。然而如果小朋友已經接受過其他治療方式都沒見效,或是有呼吸問題、肺炎或因為胃酸倒流引發嚴重的問題,則手術可能對您的孩子有幫助。但就如同任何手術,接受胃酸倒流手術也有風險,應和醫生討論。

兒童健康|5歲男童,20隻乳齒竟有一半蛀了!(01製圖)
兒童健康|5歲男童,20隻乳齒竟有一半蛀了!(01製圖)
兒童健康|5歲男童,20隻乳齒竟有一半蛀了!(01製圖)
兒童健康|5歲男童,20隻乳齒竟有一半蛀了!(01製圖)
該名男童的20顆乳牙中有超過10顆蛀牙,其中5顆已引發牙髓炎、2顆必須根管治療將蛀掉的齒質及感染的神經移除乾淨後,再戴乳牙牙套,不僅恢復咀嚼功能和美觀,也保護牙齒。(聯合新聞網授權使用)
兒童健康|5歲男童,20隻乳齒竟有一半蛀了!(01製圖)
兒童健康|5歲男童,20隻乳齒竟有一半蛀了!(01製圖)
+12
兒童健康|孩子肚瀉,別亂餵成人止瀉藥!(01製圖)
兒童健康|孩子肚瀉,別亂餵成人止瀉藥!(01製圖)
兒童健康|孩子肚瀉,別亂餵成人止瀉藥!(01製圖)
兒童健康|孩子肚瀉,別亂餵成人止瀉藥!(01製圖)
兒童健康|孩子肚瀉,別亂餵成人止瀉藥!(01製圖)
兒童健康|孩子肚瀉,別亂餵成人止瀉藥!(01製圖)
兒童健康|孩子肚瀉,別亂餵成人止瀉藥!(01製圖)
+5

延伸閱讀:

心疼嬰幼兒胃灼熱!這些症狀父母快懂

學步期兒童便祕常見!父母別慌這麼做

【本文獲「Hello醫師」授權轉載,原文:嬰幼兒胃食道逆流!父母秒懂怎回事

「本文內容反映原文作者的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的立場。」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或服務內所刊的內容、療法、建議只供參考,並不能當作任何形式的醫療建議、診斷或診治。如有需要請儘早求醫,並向相關專科醫生或專業人士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