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慮失眠未必情緒病或因自律神經出事 中醫:四大穴位茶飲助紓緩

撰文:吳梓楓2022-01-18 10:17更新:2022-01-20 02:50

身體渾身不對勁,情緒又長期焦慮,不少女士或會疑惑這是否步入更年期的先兆,不過其實這可能是與積累壓力而導致的自律神經失調有關。事實上,自律神經失調的症狀可以遍及全身,包括心悸、頭痛、便祕、潮熱等,然而這些症狀易與其他疾病混淆,因此令自律神經失調每每都會被忽略,甚至連患者本身對已經患病也不自知。

註冊中醫師李騫賢受訪指,患者在求醫的同時,其實自己亦可從起居生活習慣入手,慢慢紓緩自律神經失調的症狀,當中更可透過按壓四大穴道及自行沖泡一款茶飲,達到養心安神的效果。

心悸失眠隨時是自律神經失調的症狀。(shutterstock)
心悸失眠隨時是自律神經失調的症狀。(shutterstock)

自律神經分兩大類

一般而言,自律神經是指不能用意識控制,但卻是維生必備的神經系統,例如呼吸、流汗、瞳孔放大縮小、消化、血壓、脈搏、心臟跳動、新陳代謝等現象就是自律神經系統的表現,當中並可再分成以下兩大類自律神經:

  • 交感神經系統

  • 主要負責調動身體資源來應對外在環境的壓力,例如從人體受到外界刺激後,交感神經的活動量就會飆高,讓身體對此作出反應。

  • 副交感神經系統

  • 主要負責於身體休眠時進行補充修復,讓身體回復平衡、放鬆、休息的狀態。

▼自律神經失調知多啲:(點擊下圖看更多👇👇👇)

自律神經失調知多啲。(醫師Easy製圖)
自律神經失調知多啲。(醫師Easy製圖)
自律神經失調知多啲。(醫師Easy製圖)
自律神經失調知多啲。(醫師Easy製圖)
自律神經失調知多啲。(醫師Easy製圖)
自律神經失調知多啲。(醫師Easy製圖)
自律神經失調知多啲。(醫師Easy製圖)
+1

相關新聞:自律神經失調|失眠暈眩胸悶冇原因?6項飲食建議紓緩吃蛋戒咖啡

症狀易與情緒病混淆

由於自律神經系統控制體內各器官系統的平滑肌、心肌、腺體等組織的功能,故此當自律神經出現失調時,症狀可能遍佈全身,會出現多個不同器官系統的症狀。

  • 腦部:頭暈、頭重、偏頭痛、注意力難集中、思考理解力下降、情緒起伏不定、易怒、容易緊張、焦慮、恐慌、憂鬱、倦怠感、入睡困難、淺眠、多夢、半夜易醒等

  • 眼睛:眼乾、眼睛疲勞等

  • 心臟胸腔:心悸、胸悶、呼吸困難、血壓問題等

  • 胃腸:噁心、容易腹脹、便祕、腹瀉、消化不良等

  • 泌尿系統:頻尿、夜尿、排尿困難、性功能障礙等

  • 婦科及内分泌:潮熱、盜汗、手腳冰冷、更年期症候群等

▼同場加映,8招快速入睡小貼士:(點擊下圖看更多👇👇👇)

8招助你快速入睡(01製圖)
8招助你快速入睡(01製圖)
8招助你快速入睡(01製圖)
8招助你快速入睡(01製圖)
8招助你快速入睡(01製圖)
8招助你快速入睡(01製圖)
8招助你快速入睡(01製圖)
+7

相關新聞:失眠|瞓唔夠無精神注意力差之餘仲會變肥?8招助你一覺睡到天光

中醫:自律神經失調因人體陰陽失衡

由於自律神經失調患者經檢查後,很多時都無法找出能合理解釋症狀的原因,因此患者常被誤解為心理作用或情緒病,但其實這可能是身體因過度消耗而發出的求救信號。

據註冊中醫李騫賢醫師解釋,現代人由於生活、工作壓力大、休息不足、睡眠時間錯亂不規律、缺乏運動、節奏急促、每日接觸龐大資訊量等,導致內在壓力或情緒經常因為被忽略而累積,令身體慢慢處於不平衡的狀態,神經系統甲此漸漸失衡,最終引發自律神經失調。

雖然中醫沒有自律神經失調一症,不過李騫賢醫師指,自律神經失調其實可視為人體因陰陽失衡,而百病叢生的表現,病因與肝氣鬱結、心氣虛弱相關。在治療原理方面,中醫一般會從治心、肝入手,或者依照患者最核心的症狀、具體病情辨證論治,為患者疏肝解鬱、養心安神,令其身體狀態重返平衡,症狀就自然消失。

▼同場加映,四類助眠食物:(點擊下圖看更多👇👇👇)

4類助眠食物(01製圖)
4類助眠食物(01製圖)
4類助眠食物(01製圖)
4類助眠食物(01製圖)
4類助眠食物(01製圖)
4類助眠食物(01製圖)
4類助眠食物(01製圖)
+10

相關新聞:失眠|晚上補充維他命B鈣4大營養素助入眠 菠菜雞蛋豬要吃這部分

適量運動忌劇烈

李騫賢醫師指,患者如果出現情志焦慮、失眠嚴重、頭痛、腸胃不適等症狀,中醫一般會根據患者的身體情況,以處方中藥、針灸、刮痧及拔罐等手段進行治療,患者再配合以下的起居生活習慣調整,自律神經失調是可以完全痊癒的。

適量運動:運動不能劇烈、不要讓人氣喘狂流汗、不要劇烈興奮高强度,強度應該節奏緩慢、放鬆,相對靜態的,如散步、游泳、瑜伽等運動。

另外「漸進式肌肉鬆弛練習」對治療自律神經失調十分有效。建議患者可在網上找尋相關練習影片練習。經重複練習後,患者較容易隨時放鬆肌肉,去應付緊張的情況,達致身心鬆弛。

多處平靜環境:患者可多到海邊散步,根據研究,看海及聽海浪聲有助使人放鬆及進入冥想狀態,能促進副交感神經活動。此外,患者在家中也可以練習腹式呼吸,放鬆身心。

▼中醫如何看待自律神經失調?(點擊下圖看更多👇👇👇)

中醫如何看待自律神經失調。(醫師Easy製圖)
中醫如何看待自律神經失調。(醫師Easy製圖)
中醫如何看待自律神經失調。(醫師Easy製圖)
中醫如何看待自律神經失調。(醫師Easy製圖)
中醫如何看待自律神經失調。(醫師Easy製圖)
中醫如何看待自律神經失調。(醫師Easy製圖)
中醫如何看待自律神經失調。(醫師Easy製圖)
+10

相關新聞:【失眠】杏仁茶紅棗蜂蜜5種茶安神助眠 這5種人易失眠一定要飲!

按壓神門穴助安神 兼治暈車、更年期不適

李騫賢醫師指,患者日常多按摩以下穴位,亦可收安神之效。這些穴位主要以心經、心包經及肝經經絡的穴位爲主,宜先按摩左邊再按摩右邊,每個步驟持續輕柔按摩約1-2分鐘即可,萬一症狀發作時也可再增加按摩時間。

  • 井穴

  • 位置:手指指甲床兩側,特別是中指和無名指接近指甲底部兩端

  • 功效:鎮定心神,紓緩情緒

  • 神門穴

  • 位置:位於手腕處,掌心朝向自己時,將手腕橫紋六等分,靠近尾指側1/6的肌腱凹陷處

  • 功效:滋陰降火、養心安神。可治焦慮、失眠等神志病,若有暈車、五十肩、胃食道逆流和更年期不適等問題,也可按壓

  • 内關穴

  • 位置:手腕橫紋正中上二寸(約三橫指處)

  • 按法:採一手握着另一手前臂的姿勢,以大拇指按壓

  • 功效:為心臟補氣血,緩解心慌心悸,也可減輕胃脹、作嘔不適

  • 三陰交穴

  • 位置:小腿內側,腳踝正上方四隻手指頭併攏的地方,小腿的脛骨內側凹陷處

  • 按法:按壓穴位10秒,然後放開,重複10次,出現痠軟感即可

  • 功效:疏肝解毒、健脾生血、益腎滋陰

在茶飲方面,李騫賢醫師亦推薦患者可在家自己沖泡以下一劑寧神茶,亦可收養心安神的效用。

  • 材料:

  • 甘草10克、小麥50克、去核大棗10-12枚

  • 如心煩不眠,可加酸棗仁、百合各10克

  • 如情緒低落、抑鬱、精神緊張,可加鬱金、玫瑰各5克

  • 做法:

  • 1. 用茶包袋裝好以上藥材

  • 2. 先煮滾1-1.2升水後,再加入茶包煮10-15分鐘

  • 以茶代水喝,不拘時間,症狀發作時可多喝。此茶性質溫和,大部分人都適合飲用。

  • 如果患者用熱水壺泡焗,則建議使用500-600毫升水,所有藥量減半,用茶包袋裝好藥材,浸泡15分鐘後取出茶包。

  • 喜歡紅棗的話,可以將紅棗單獨分出來,連茶飲一同食用。

  • 主治:心神不安、緊張、失眠、情緒抑鬱、神經衰弱等症狀。

  • 功效:寧神安躁,養心安神,調肝和中

李騫賢醫師。(受訪者提供)
李騫賢醫師。(受訪者提供)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或服務內所刊的內容、療法、建議只供參考,並不能當作任何形式的醫療建議、診斷或診治。如有需要請儘早求醫,並向相關專科醫生或專業人士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