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凌克服卵巢多囊症迎第三胎 患者排卵障礙恐不育三類食物可預防

撰文:吳梓楓2022-01-20 14:38更新:2022-02-05 18:31

周杰倫與昆凌成婚至今已近七年,並育有一對可愛子女。適逢周三(19日)是周杰倫的43歲生日,他當日公開宣布妻子成功懷上第三胎,外界紛恭賀。喜訊背後,其實昆凌過去曾患上卵巢多囊症,有機會難以受孕,後經充足休息及調理,才迎來如今將一家五口的幸福生活。事實上卵巢多囊症並不算罕見,女士們在飲食及起居上應如何調節,才可以有效預防卵巢多囊症?

周杰倫公開再為人父好消息。(IG:@jaychou)
周杰倫公開再為人父好消息。(IG:@jaychou)

昆凌2016年曾患卵巢多囊症

周杰倫周三在社交平台宣布:「原本想說出生了再來公布,看來是防守不住,這最美好的禮物,有押『孕』喔」,帖文亦附上昆凌腹大便便的照片。

今年28歲的昆凌過去曾表示,自己原本打算在25歲前就生完三胎,沒想到2016年時卻發現患上卵巢多囊症,隨時影響受孕機會。

她當時透過自身經驗呼籲女性網友指,有時候女生會以為自己還年輕而忽略了身體健康,總是等到身體發生問題才去正視,她又呼籲女生要好好保護子宮和卵巢。

▼卵巢多囊症知多啲!(按圖👇👇👇)

卵巢多囊症知多啲。(醫師Easy製圖)
卵巢多囊症知多啲。(醫師Easy製圖)
卵巢多囊症知多啲。(醫師Easy製圖)
卵巢多囊症知多啲。(醫師Easy製圖)
卵巢多囊症知多啲。(醫師Easy製圖)
周杰倫與昆凌成婚至今已近七年。(IG@hannah_quinlivan)
周杰倫與昆凌成婚至今已近七年。(IG@hannah_quinlivan)

增不育、子宮內膜癌風險

正常女性的卵巢內會有包裹着卵細胞的卵泡生長,每次月經周期就會有一個卵泡成功發育,並在成熟時釋放卵子,完成排卵。卵巢多囊症的問題主要是卵巢有很多卵泡,卻沒有一個能排出卵子,導致月經相隔很久才來,這與女性荷爾蒙分泌失調有關,因促黃體激素、睪丸酮高於正常水平,常見症狀如下:

  • 無排卵或不規則排卵:恐難以受孕

  • 卵巢增大:可致腹痛

  • 子宮内膜變厚:可增子宮內膜癌風險

  • 體毛過多:可出現於臉部、胸前、腹部、乳房、拇指及腳趾 

  • 禿髮:頭頂和鬢角毛髮變稀疏

  • 肥胖或超重

  • 痤瘡

在大約10至20名女性中,就有1至2名患者,發病時機大多於20歲至30歲時始發。目前醫學上仍未能確認卵巢多囊症的成因,能確認的是如家人擁類似病歷會增加患病風險。而肥胖、運動不足的人亦會較易患上此病,因為為脂肪會影響荷爾蒙分泌,令身體無法正常排卵。

一般而言,卵巢多囊症可循兩個方向進行治療:

  • 1. 控制體重:如上述提到,肥胖與卵巢多囊症有關,因此患者可嘗試節制飲食和做運動來減少身體的脂肪

  • 2. 服藥:常用的藥物包括Metformin或Pioglitazone,此藥本身是一種能減低血糖的糖尿病藥,但因為能夠增強胰島素的敏感度,有助減低雄激素和卵巢多囊症的影響

▼卵巢多囊症飲食建議:(按圖👇👇👇)

卵巢多囊症飲食建議。(醫師Easy製圖)
卵巢多囊症飲食建議。(醫師Easy製圖)
卵巢多囊症飲食建議。(醫師Easy製圖)
卵巢多囊症飲食建議。(醫師Easy製圖)
卵巢多囊症飲食建議。(醫師Easy製圖)
卵巢多囊症飲食建議。(醫師Easy製圖)
卵巢多囊症飲食建議。(醫師Easy製圖)
+3

相關新聞:經痛|頭痛肚屙2水果助止瀉 止痛藥無效或子宮內膜異位恐致不孕

三多吃兩少吃控制飲食

在控制飲食方面,澳洲註冊營養師王穎羚(Hannah)過去曾受訪指,增加飲食中的纖維量、不肥膩的蛋白質、富有抗氧化成分的食物,都有助改善及預防症狀。

高纖食物:

  • .十字花科蔬菜:西蘭花、椰菜花

  • .燈籠椒

  • .乾豆類:黃豆和眉豆

  • .南瓜、番薯

不肥膩蛋白質:

  • .雞蛋、豆腐

  • .雞肉、白肉魚

抗氧化食物:

  • .番茄

  • .菠菜

  • .杏仁和核桃

  • .藍莓及草莓

  • .三文魚、黃花魚

另一方面,應限制或避免進食精製碳水化合物、誘發炎症的食物,包括:

  • 精製碳水化合物:如白麵包、蛋糕、曲奇、餅乾和含糖飲料

  • 誘發炎症的食物:如加工肉類、炸物、醃製肉類

▼同場加映,卵巢癌高風險族群四招自我檢測(按圖👇👇👇)

高風險族群4招自我檢測(01製圖)
高風險族群4招自我檢測(01製圖)
高風險族群4招自我檢測(01製圖)
高風險族群4招自我檢測(01製圖)
高風險族群4招自我檢測(01製圖)
高風險族群4招自我檢測(01製圖)
高風險族群4招自我檢測(01製圖)
+4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或服務內所刊的內容、療法、建議只供參考,並不能當作任何形式的醫療建議、診斷或診治。如有需要請儘早求醫,並向相關專科醫生或專業人士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