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息肉|每十人恐有一名患者 醫生:忽視恐致癌 留意5類高危族群

撰文:吳梓楓2022-03-01 04:49更新:2022-03-01 04:49

對息肉而言,雖然以大腸息肉較耳熟能詳,但原來膽囊的黏膜亦有生息肉的風險,而且並非想像中罕見。到底導致膽息肉的風險因素及高危族群是甚麼?又有甚麼症狀的出現意味着有惡化成癌的風險?

吸煙的習慣是造成膽息肉的風險之一。(資料圖片)
吸煙的習慣是造成膽息肉的風險之一。(資料圖片)

亞洲人擁更高膽息肉風險

據外科專科醫生王喬峯醫生介紹,據全球統計,平均有大約5%人口患有膽息肉,儘管香港沒做過相關調查,但參考鄰近地區的以下數據亦可以發現:

  • .2016年韓國分析了近2.4萬位病人,膽息肉患病率為9.96%

  • .2008年台灣一份研究分析了接近3.5萬個病例,當中9.5%人患有膽息肉,以中年男士最常見

從上述數字可見,亞洲人患膽息肉的比率較其他地區高,因此港人亦絕對不能忽視。

▼膽息肉風險知多啲:(點擊下圖看清👇👇👇)

膽息肉風險。(醫師Easy製圖)
膽息肉風險。(醫師Easy製圖)
膽息肉風險。(醫師Easy製圖)
膽息肉風險。(醫師Easy製圖)
膽息肉風險。(醫師Easy製圖)
膽息肉風險。(醫師Easy製圖)
膽息肉風險。(醫師Easy製圖)
+1

▼同場加映,5種壞習慣易得膽結石(點擊下圖看清👇👇👇)

5種壞習慣易得膽結石(01製圖)
5種壞習慣易得膽結石(01製圖)
5種壞習慣易得膽結石(01製圖)
5種壞習慣易得膽結石(01製圖)
5種壞習慣易得膽結石(01製圖)
5種壞習慣易得膽結石(01製圖)
5種壞習慣易得膽結石(01製圖)
+1

相關新聞:膽結石|膽固醇高不吃早餐5種壞習慣易中招 唔食油易膽結石?

有吸煙習慣的中年男士高危

雖然目前科學界未能完全掌握膽息肉的形成過程,但王喬峯醫生指出,膽息肉的出現一般與以下多個風險因素有關:

  • .中年男士

  • .吸煙者

  • .肥胖人士

  • .慢性乙型肝炎、丙型肝炎、原發性硬化膽管炎患者

  • .慢性膽囊炎、膽囊結石、膽固醇過高、代謝綜合症患者

多數膽息肉患者都無不適表現,往往在定期健康檢查時無意中診確。另一部分人會因為上腹脹痛,進行腹部超聲波或電腦掃描時發現。若息肉位於膽囊頸部,可影響膽囊的排空,出現吃完肥膩煎炸食物後右上腹絞痛的症狀。若合併有膽結石或慢性膽囊炎的病人,腹痛更為明顯。

▼同場加映,生膽石常見症狀: (按圖👇👇👇)

生膽石常見症狀(01製圖)
生膽石常見症狀(01製圖)
生膽石常見症狀(01製圖)
生膽石常見症狀(01製圖)
生膽石常見症狀(01製圖)
生膽石常見症狀(01製圖)
生膽石常見症狀(01製圖)
+4

相關文章:膽結石|常太飽太餓易生膽石?食油膩右腹痛8症狀膽囊一定要切?

忽視膽息肉可致癌

膽息肉同樣亦有良性和惡性之分,當中以良性息肉較多,並可細分為以下幾種:

  • .膽固醇性息肉

  • .腺肌增生性息肉

  • .腺瘤性息肉

  • .炎症性息肉

  • .組織異構性息肉

不過,王喬峯醫生就提醒,當中的膽囊「腺瘤性息肉」是潛在的癌前病變,有機會隨時間演變成膽囊癌。因此,膽息肉的治療重點在於準確評估息肉癌變的風險,從而及早發現癌前病變,盡快安排手術切除。

此外,膽息肉演變成癌症的風險因素也包括息肉大小和病人年齡等因素,當中如直徑超1厘米的膽息肉,會大大增加癌變的風險。至於小於1cm的膽息肉,外科醫生會細心評估其他風險因素,例如息肉的數目、超聲波下異常血流、形態表現等,再綜合評估癌變風險。若評估後認為癌變風險不高,可以定期照超聲波監察情況。

▼同場加映,膽囊癌10大危險因子(按圖看清👇👇👇)

膽囊癌10大危險因子(01製圖)
膽囊癌10大危險因子(01製圖)
膽囊癌10大危險因子(01製圖)
膽囊癌10大危險因子(01製圖)
膽囊癌10大危險因子(01製圖)
膽囊癌10大危險因子(01製圖)
膽囊癌10大危險因子(01製圖)
+4

相關新聞:癌症|膽結石患者易罹患膽囊癌? 專家揭肥胖高血糖10大危險因子

膽息肉直徑超1厘米須留神

此外,超過50歲的膽息肉患者會增加癌變的風險。如果膽息肉患者長期伴有腹痛症狀,或同時伴有膽囊結石,都可能提示存在慢性的炎症反應,而膽石的長期刺激可能使膽囊黏膜長期增生而引發癌變。對於有上述風險的病人,最好的治療方案就是進行微創膽囊切除手術。

王喬峯醫生最後亦提醒,要預防膽息肉要由健康生活做起,避免煙酒等不良嗜好,養成均衡的飲食習慣,控制體重等,都有助減少膽息肉的風險因素。

外科專科醫生王喬峯醫生。(受訪者提供)
外科專科醫生王喬峯醫生。(受訪者提供)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或服務內所刊的內容、療法、建議只供參考,並不能當作任何形式的醫療建議、診斷或診治。如有需要請儘早求醫,並向相關專科醫生或專業人士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