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個案創新高 呢兩類發病率急升 大腸癌篩查覆蓋率僅一成

撰文:數因斯坦2022-04-13 04:30更新:2022-04-13 04:30

癌症是本港頭號殺手,近年因人口老化等影響,個案明顯增加。立法會秘書處新一份《數據透視》顯示,2019年一年癌症新症達3.5萬宗,較2011年數字增加三成,當中前列腺癌及乳癌增幅較大,而整體癌症死亡率就下降14%。預防方面,大腸癌篩查累計有約27.5萬人參與,惟參與率僅約10.8%。

近年本港癌症個案明顯增加,由2011年一年約2.7萬宗新症,增至2019年的約3.5萬宗;增幅較大的癌症包括前列腺癌,2019年新症較2011年升54%至約2,500宗,以及新症數目上升近四成至近4,800宗的乳癌。

而按年齡結構調整的發病率亦由2011年每10萬人218.5宗新症,升至2019年每10萬人234.1宗,增幅達7%。文件指出,隨着政府推行不同預防措施,加上篩查、治療等進步,癌症發病率雖然上升,但同期整體死亡率下降14%。而肺癌仍是本港癌症中的頭號殺手,年奪逾4,000人性命。

現時約九成癌症新症病人於醫管局就醫,文件顯示,公院癌症病人數目由2011/12年度的約11萬人,至2020/21年(截至2020年底數字)增至約13.7萬人,上升約25%。而醫管局使用藥物名冊內的通用和專用癌症藥物開支,由2012/13年度約4.15億港元,增加逾倍至2020/21年度的10.84億港元。

另外有部分病人需使用名冊外的癌症藥物,有經濟困難者可申請撒瑪利亞基金及關愛基金的經濟援助,兩項計劃於2019/20年度分別批出3,073宗及1,956宗申請。

文件亦指出,醫管局服務輪候時間方面,近年大腸癌、乳癌和鼻咽癌三類癌症新症病人的輪候時間未見改善,2020/21年約10%病人,由確診起計需等候至少2至2.5個月才能接受首次治療;雖然當局正增建腫瘤中心,但近年公院離職率上升,令人手緊拙,對縮短輪候時間並不樂觀。而文件未有討論疫情有否影響癌症病人的治斷或治療。

預防勝於治療,港府於2019年7月公布首份《香港癌症策略》,承諾會加強第一級癌症預防工作,當中衞生署在2019/20學年開展子宮頸癌疫苗接種計劃,至2020年底約85%目標人群已接種。癌症篩查方面,已接受檢查比率則較低,如2004年推出的子宮頸普查計劃,至2020年底累計54萬人參與,覆蓋率約有21%,至於大腸癌篩查計劃,目標人口覆蓋率僅約10.8%,累計約27.5萬人參與。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或服務內所刊的內容、療法、建議只供參考,並不能當作任何形式的醫療建議、診斷或診治。如有需要請儘早求醫,並向相關專科醫生或專業人士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