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micron|孕婦輕症勿亂食成藥 藥劑師教4招非藥物治療法助紓緩

撰文:劉淑文2022-03-11 10:55更新:2022-03-11 10:55

第5波疫情在本港仍然肆虐,倘若孕婦不幸中招又如何自救?有藥劑師指出,嬰兒的主要器官在首3個月形成,為免影響胎兒的發展,因此這時期孕婦用藥可免則免。如果確診輕症,可先跟足4個基本護理,善用非藥物治療,提防成藥內不適合孕婦的成分,「切忌心急藥石亂投,寧願不用藥,好過食錯藥」。

由註冊藥劑師主理的facebook專頁「醫護行社區藥房」近日發文指,最近收到很多確診孕婦用藥的查詢,亦見到很多媽媽用了不必要或不安全的藥。由於孕婦用藥牽涉複雜的判斷,藥劑師希望分享自行用藥的重點,可協助減低用藥風險和疑慮。

▼孕婦亂食成藥有高風險?(按圖看清👇👇👇)

藥劑師表示由於缺乏數據,只有少數藥物醫學界確實知道是安全或危險,很多藥物也無法一刀切去斷定可以安心用或禁用。大部份傷風感冒咳成藥,既然無法保證孕婦用藥110%安全,如非必要,醫護人員也會建議盡量不用藥,而用非藥物治療紓緩症狀。尤其懷孕首12周時,嬰兒的主要器官在首3個月形成,而不少藥物也在這時期影響胎兒的發展,故藥物可免則免。

另外,用藥風險是指發生不良反應的機會率。不過,即使用了醫護建議避用的藥物,也不一定影響胎兒;若真的服用了,請不要慌張,立即停藥,將服用日子、份量、次數紀錄好,下次檢查時告訴醫生。藥劑師提醒,孕婦用藥可免則免,宜善用非藥物治療,提防成藥內不適合孕婦的成分,「切忌心急藥石亂投,寧願不用藥,好過食錯藥」。

新冠輕症孕婦基本護理

藥劑師續建議,若孕婦確診而出現輕症如:發燒、流鼻水、鼻塞、喉嚨痛、咳嗽症狀,可考慮以下護理方法。

▼新冠輕症孕婦4大基本護理(按圖看清👇👇👇)

+5
  • 發燒

多飲水休息,暖毛巾抹身、用退熱貼降溫

使用藥物:止痛退燒藥:首選撲熱息痛 Paracetamol/ Acetaminophen;消炎止痛藥:布洛芬 Ibuprofen(30週後避免用)

  • 流鼻水、鼻塞

用無藥性的鹽水噴霧洗鼻,如果鼻塞嚴重,高滲度 (Hypertonic)鹽水較有效舒緩鼻黏膜腫脹。

成藥內的通鼻塞藥(包括藥性噴鼻劑)和部分收鼻水藥有機會影響胎兒,如無醫護指導,建議可免則免。

  • 喉嚨痛

用暖鹽水漱口30秒、飲用暖蜜糖檸檬暖;

含服無藥性喉糖,如檸檬薄荷糖,避免自行服用草藥/抗菌/鎮痛/化痰/止咳配方。

  • 咳嗽

多飲暖水,咳嗽時應側臥(向左)或坐直,避免躺平;盡可能打開窗戶以保持單位空氣流通;

成藥內有不少常見的止咳和袪痰藥孕婦需要避用,使用前請諮詢醫護人員。

。 (圖片: FreePik)
。 (圖片: FreePik)

確診用藥陷阱要注意

藥劑師提醒,藥物是用來紓緩相應的症狀,並無抗病毒效果。若沒有症狀則無需服用,身體可靠自身免疫系統康復。

▼3大確診孕婦用藥陷阱(按圖看清👇👇👇)

+1
  • 不要使用複方成藥(即所有傷風感冒咳配方)

這些產品通常含有多種成分,「大包圍式」用藥。例如只有發燒症狀,但服食複方成藥的話,就會同時服食收鼻水、通鼻塞、止咳藥。結果往往會用了不必要又未必安全的藥,徒添風險。

  • 不要同時用多過一個複方成藥

例如同時服食A牌子的傷風感冒配方及B牌子的傷風咳配方,或者同時服食C牌子的止痛退燒藥及D牌子的傷風熱飲,因為大部分這些成藥的成分會重疊,同時服用有機會用藥過量。

  • 提防特效止痛配方

這些產品有機會加了咖啡因 (Caffeine),有些配方每粒藥丸並含有一杯咖啡的咖啡因量,令孕婦有機會攝取過量咖啡因,令孕婦血壓上升和難以休息之餘,更會影響胎兒活動和睡眠。

應對孕婦緊急狀況

藥劑師表示若孕婦有出血症狀、羊水滲漏,應盡快前往急診室。 若無這些症狀,但每隔15至30分鐘感到疼痛,則要入院求醫(懷孕24周或以上不必經急症室),同時切記告訴醫護人員,你正接受居家隔離,並被列為密切接觸者。

▼同場加映:密切接觸者需注意事項(按圖看清👇👇👇):

防疫7大關鍵營養(01製圖)
防疫7大關鍵營養(01製圖)
防疫7大關鍵營養(01製圖)
防疫7大關鍵營養(01製圖)
防疫7大關鍵營養(01製圖)
防疫7大關鍵營養(01製圖)
防疫7大關鍵營養(01製圖)
+9
Omicron|5個常見錯誤居家清潔行為(01製圖)
Omicron|5個常見錯誤居家清潔行為(01製圖)
Omicron|5個常見錯誤居家清潔行為(01製圖)
Omicron|5個常見錯誤居家清潔行為(01製圖)
Omicron|5個常見錯誤居家清潔行為(01製圖)
Omicron|5個常見錯誤居家清潔行為(01製圖)
Omicron|5個常見錯誤居家清潔行為(01製圖)
+8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或服務內所刊的內容、療法、建議只供參考,並不能當作任何形式的醫療建議、診斷或診治。如有需要請儘早求醫,並向相關專科醫生或專業人士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