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湯水2022|夏至消化系統易出問題?附中醫+蔡卓妍湯水食療

撰文:雨文2022-06-20 13:00更新:2022-06-22 09:29

【夏至湯水|二十四節氣】不知不覺間大半年又過去了,天氣漸漸變得炎熱又常常下雨,心情也免不了變煩躁。而6月21日便會正式踏入夏至,它是二十四節氣之中的第十個節氣,介於芒種和小暑之間,馬上看看有甚麼要特別注意和中醫推薦的湯水食療吧!不少女星也會在夏天多喝湯水進補,想養出如女星般的嫩滑肌膚,一定要參考看看!

在二十四節氣中,夏至與冬至相對,同為陰陽轉化的重要日子。「至」有極的意思,夏至代表著自然界的陽氣升到極至,當日是一年當中日照時間最長的日子,平均氣溫超過28度。所謂夏至一陰生,夏至過後日照時間就會逐漸縮短,不過炎熱的天氣仍然會持續至小暑大暑。

【夏至 - 二十四節氣】夏至代表著自然界的陽氣升發到極至。(unsplash@CHUTTERSNAP)
【夏至 - 二十四節氣】夏至代表著自然界的陽氣升發到極至。(unsplash@CHUTTERSNAP)

夏至 - 二十四節氣|需注意消化系統健康

夏至時天氣炎熱,出汗增多,此時人體的陽氣會趨於身體表面,身體內部尤其是消化系統反而較弱,臨床上腹瀉、嘔吐、胃痛、積滯等等各種消化系統問題明顯增多,所以此時更應避免因天氣炎熱而進食過量生冷食物、凍飲、煎炸、肥膩等,難消化的食物亦應減少,避免增加脾胃負擔,飲食應以清淡及容易消化為宜,亦可適當食用各種瓜類及蔬菜。

【夏至 - 二十四節氣】避免增加脾胃負擔,飲食應以清淡及容易消化為宜,亦可適當食用各種瓜類及蔬菜。(unsplash@Nathan Dumlao)
【夏至 - 二十四節氣】避免增加脾胃負擔,飲食應以清淡及容易消化為宜,亦可適當食用各種瓜類及蔬菜。(unsplash@Nathan Dumlao)

夏至 - 二十四節氣|可進行三伏天灸以增強體質

「春夏養陽、秋冬養陰」是傳統中醫的重要養生原則,夏至後逐漸進入三伏天的階段,此時可以借助自然界旺盛的陽氣,進行天灸治療以增強體質,對於鼻敏感、哮喘、腸胃功能失調、容易感冒等虛寒性病症均有療效,建議接受天灸療法前先諮詢中醫師意見,以判斷體質狀態是否適合進行天灸。

【夏至 - 二十四節氣】進行天灸治療以增強體質,對於鼻敏感、哮喘、腸胃功能失調、容易感冒等虛寒性病症均有療效。(unsplash@engin akyurt)
【夏至 - 二十四節氣】進行天灸治療以增強體質,對於鼻敏感、哮喘、腸胃功能失調、容易感冒等虛寒性病症均有療效。(unsplash@engin akyurt)

陳宇傑中醫:2大夏至湯水食療推薦

  • 夏至湯水食療推薦|清心健脾飲

  • 功效:清心健脾,潤肺止渴

  • 2人份量

  • 材料:蓮子5錢、百合5錢、淮山8錢、陳皮2錢、綠豆1両、紅豆1両、冰糖適量

  • 做法:

  • 1. 所有材料洗淨,稍浸泡;

  • 2. 6碗水煮滾,放入所有材料,轉小火煲1小時;

  • 3. 加入冰糖調味即可。

  • 夏至湯水食療推薦|健脾益氣湯

  • 功效:健脾益氣

  • 2人份量

  • 材料:黨參5錢,雲苓5錢、白朮3錢、陳皮2錢、淮山1両、瘦肉4両

  • 做法:

  • 1. 所有材料洗淨,稍浸泡;

  • 2. 瘦肉汆水,切件備用;

  • 3. 所有材料加清水煮滾,用小火煲1小時;

  • 4. 加鹽調味即可。

蔡卓妍阿Sa同款養生湯水

除了中醫推薦的湯水食療外,女星們也愛喝湯水進補,其中蔡卓妍(阿Sa)也曾分享她常喝的養生湯水。蔡卓妍坦言想保養好皮膚,除了要找到適合自己的護膚品外,更由內到外需要調理好身體,那麼皮膚自然會變好。而蔡卓妍則拍片教大家自制「雪梨湯水」,雪梨湯水同樣可以潤肺清燥、清熱降火、化痰止咳,更能排除毒素,既能美容又可養陰清熱。

【夏至 - 二十四節氣】其中蔡卓妍(阿Sa)曾分享她常喝的養生湯水。(Red@蔡卓妍)
【夏至 - 二十四節氣】其中蔡卓妍(阿Sa)曾分享她常喝的養生湯水。(Red@蔡卓妍)
【夏至 - 二十四節氣】蔡卓妍拍片教大家自制「雪梨湯水」,雪梨湯水同樣可以潤肺清燥、清熱降火、化痰止咳,更能排除毒素,既能美容又可養陰清熱。(Red@蔡卓妍)
【夏至 - 二十四節氣】蔡卓妍拍片教大家自制「雪梨湯水」,雪梨湯水同樣可以潤肺清燥、清熱降火、化痰止咳,更能排除毒素,既能美容又可養陰清熱。(Red@蔡卓妍)
  • 材料:雪梨、南杏、無花果、陳皮

  • 做法:

  • 1. 把所有材料好好清洗,去掉雪梨的籽而不用去皮,因為它的皮有止核功效,果籽卻會讓湯變酸;

  • 2. 把無花果切半備用;

  • 3. 將所有材料加清水煮滾煲即可飲用;

德善堂註冊中醫師陳宇傑
德善堂註冊中醫師陳宇傑
  • 德善堂註冊中醫師陳宇傑

  • 香港中文大學中醫學理學碩士

  • 香港中文大學中醫學學士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或服務內所刊的內容、療法、建議只供參考,並不能當作任何形式的醫療建議、診斷或診治。如有需要請儘早求醫,並向相關專科醫生或專業人士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