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健康|鍵盤細菌多如垃圾桶 這地方比馬桶髒3倍 因一習慣造成

撰文:吳梓楓2022-07-27 04:55更新:2022-07-27 04:55

每日至少逗留8小時或以上的辦公室,隨時已經淪為細菌溫床!其中一個上班族常使用的地方,其骯髒程度甚至是廁所馬桶的3倍。而經常會觸碰到的鍵盤、滑鼠及辦公室電話等,含菌量又有幾多呢?

辦公室隨時可成細菌及病毒的溫床。(Shutterstock)
辦公室隨時可成細菌及病毒的溫床。(Shutterstock)

辦公室電話含菌量最高

英國網路公司Fasthosts近日對當地多個辦公室的物品進行抽樣調查,並與一般認為較為骯髒的家用物品進行比較,當中發現:

  • 辦公桌(每6.5平方厘米):近2.1萬個細菌

  • 鍵盤:3,295個細菌

  • 滑鼠:1,676個細菌

  • 辦公室電話:逾2.5萬個細菌

調查指出,這意味着辦公桌的骯髒程度是馬桶坐墊的3倍,鍵盤上的細菌與廚房垃圾桶一樣多,滑鼠更比典型的門墊還髒。

▼同場加映,4大不適合飲用的水(按圖👇👇👇)

4大不適合飲用的水。(01製圖)
4大不適合飲用的水。(01製圖)
4大不適合飲用的水。(01製圖)
4大不適合飲用的水。(01製圖)
4大不適合飲用的水。(01製圖)
4大不適合飲用的水。(01製圖)
4大不適合飲用的水。(01製圖)
+11

相關文章:見字飲水| 直接飲樽裝水細菌激增400倍? 4種水不宜飲用你要知

常在辦公桌進食 增細菌傳播風險

據當地的清潔公司指,上班族經常在辦公桌進食,卻總是忽略事後清理的步驟,也沒有定期消毒的習慣,導致病毒、細菌等都容易在工作場所傳播,「從咖啡杯到鍵盤,所有東西都可能存在感染風險」。

當中更值得留意的是,由於部分病毒可在金屬和塑膠表面上存活長達一天,這代表辦公室常見的IT設備,如筆記型電腦、平板電腦、手機、鍵盤、滑鼠、印表機等都可能成為病毒傳播熱點。

Fasthosts發言人坦言對調查結果感到驚訝,隨着愈來愈多公司已取消「在家工作」的安排,辦公環境的人流將會增多,他亦呼籲公司應關注這情況。

同場加映:6大秘技教你正確喝水(按圖看清👇👇👇)

6大秘技教你正確喝水(01製圖)
6大秘技教你正確喝水(01製圖)
6大秘技教你正確喝水(01製圖)
6大秘技教你正確喝水(01製圖)
6大秘技教你正確喝水(01製圖)
6大秘技教你正確喝水(01製圖)
6大秘技教你正確喝水(01製圖)
+5

相關文章:減肥|8杯水減肥法定時喝水促進代謝 最後1杯防心血管病幾時飲?

新冠病毒可在不鏽鋼殘留7日

隨着新冠疫情至今未息,過去亦曾有不少研究發現新冠病毒殘留在不同物質的時間遠比想像中長。當中,港大公共衛生學院的團隊曾發表一個關於新冠病毒在環境中的穩定性,測試新冠病毒在不同物料上的存活時間的研究,研究發現病毒在外科口罩外層可存活7日,在玻璃、不鏽鋼等表面可存活4日。

新冠病毒在不同物料存活時間一覽(按圖):

港大研究新冠病毒存活情況(01製圖)
港大研究新冠病毒存活情況(01製圖)
港大研究新冠病毒存活情況(01製圖)
港大研究新冠病毒存活情況(01製圖)
港大研究新冠病毒存活情況(01製圖)
港大研究新冠病毒存活情況(01製圖)
港大研究新冠病毒存活情況(01製圖)
+8
  • 外科口罩(外層):7日仍有病毒

  • 外科口罩(內層):4日

  • 塑膠:7日

  • 不鏽鋼:7日

  • 玻璃:4日

  • 鈔票:4日

  • 木材:2日

  • 衣物:2日

  • 紙張及紙巾:3小時

港大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教授潘烈文:不應重用口罩

負責研究的港大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教授潘烈文,呼籲大家不應重用口罩。大家應定時更換口罩,並在佩戴和除下口罩前後,都應先洗手,避免沾上病毒,增加感染風險。

另一方面,隱形病患者一直存在,沒病徵也可傳番病毒,我們總不免會接觸周遭環境,不免擔心,究竟病毒在環境中的情況是如何呢?

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國家過敏及傳染病研究所(NIAID)、及當地兩間大學早前曾共同合作,測試新型冠狀病毒和沙士病毒在不同表面,包括在氣溶膠(aerosols)、塑膠、不鏽鋼、銅和紙板表面的存活時間、數量,及減退情況。

有關報告結果於3月17日在《新英倫醫學雜誌》發表,亦提出病毒在某些表面的活躍時間較長(按圖瞭解):

新冠病毒存活時間(01製圖)
新冠病毒存活時間(01製圖)
新冠病毒存活時間(01製圖)
新冠病毒存活時間(01製圖)
新冠病毒存活時間(01製圖)
新冠病毒存活時間(01製圖)
新冠病毒存活時間(01製圖)
+4

該份報告顯示,新型冠狀病毒在不同表面可存活情況如下:

  • 塑膠表面:72小時內最活躍

  • 不鏽鋼表面:48小時內最活躍

  • 硬紙板表面:存活24小時

  • 銅表面:存活4小時

  • 氣溶膠:存活3小時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或服務內所刊的內容、療法、建議只供參考,並不能當作任何形式的醫療建議、診斷或診治。如有需要請儘早求醫,並向相關專科醫生或專業人士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