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狀腺|6旬婦易喘易攰憂確診新冠 原來是甲狀腺問題 4類人高危

撰文:NOW健康2022-08-24 23:00更新:2022-08-24 23:00

雖社會已經大幅度回復正常生活,但是在看到身邊親友確診時,總會因為自己感到有些小症狀,便以為自己也確診了。在台灣,早前有診所收治一名女性,有疲倦以及容易喘等症狀,原本以為是確診了,但快篩結果為陰性。經理學檢查發現有輕微黏液腫,且指甲床較蒼白,有甲狀腺機能減退及輕度貧血的情形,而貧血檢驗並無缺乏鐵質。

甲狀腺機能減退 易感疲倦或遲鈍

近期疫情書田診所收治60多歲女性,高血脂患者,有服用降血脂藥物治療,自述最近幾個月,常覺得疲倦,體力逐漸變差,走路快些就易喘,且雖有規則服用降血脂的藥物,高血脂的控制近期也較不好,她懷疑與新冠肺炎有關,但「快篩多次,結果均為陰性」。 理學檢查發現有輕微黏液腫,指甲床較蒼白,血液檢查顯示甲促素TSH 7.5(正常範圍0.4至5 µu/ml),血紅素11.2 (正常範圍,女性12至16 g/dl)。

相關文章:甲狀腺低下|易累怕冷、健忘又水腫?銀髮族還會出現認知功能障礙

甲狀腺功能低下5大類症狀(01製圖)
甲狀腺功能低下5大類症狀(01製圖)
甲狀腺功能低下5大類症狀(01製圖)
甲狀腺功能低下5大類症狀(01製圖)
甲狀腺功能低下5大類症狀(01製圖)
甲狀腺功能低下5大類症狀(01製圖)
甲狀腺功能低下5大類症狀(01製圖)
+13

台灣書田診所家醫科主任醫生何一成表示,甲狀腺機能減退導致新陳代謝降低,會常感到疲倦、身形變腫、心跳變慢、體溫變低、反應遲鈍,也可能使胃蠕動減緩,造成便秘,或者頭髮變少、皮膚乾燥、血脂數值上升或是貧血。

甲狀腺機能減退為何與貧血有關係?何一成解釋,甲狀腺素會影響造血機能,當甲狀腺素機能減退時,甲狀腺素分泌減少,可能因此形成貧血,而貧血使得血液攜帶氧氣的能力降低,身體組織獲得的氧氣減少,因此加重了疲倦感及運動時易喘的症狀。

甲狀腺機能減退 4類人格外小心

後天引起甲狀腺機能減退的原因很多,高危險族群要多注意,如:曾接受甲狀腺手術或接受放射碘治療者、自體免疫甲狀腺疾病者、60歲以上的年長者、女性(特別是在懷孕期或是產後)、有甲狀腺相關疾病家族史者。

治療方面,何一成說,甲狀腺機能減退除了先判斷發生的可能原因,針對原因治療外,一般就是口服藥物直接補充甲狀腺素,調節相關的新陳代謝功能。此次提到的案例在補充甲狀腺素後,疲倦易喘等症狀,逐漸改善,併發的貧血問題,在甲狀腺檢驗數值正常後,也逐漸恢復正常。

相關文章:甲狀腺低下|畏寒容易疲累?最需要補充3種營養素多吃4類食物

甲狀腺功能低下最需要3種營養素(01製圖)
甲狀腺功能低下最需要3種營養素(01製圖)
甲狀腺功能低下最需要3種營養素(01製圖)
甲狀腺功能低下最需要3種營養素(01製圖)
甲狀腺功能低下最需要3種營養素(01製圖)
甲狀腺功能低下要吃4類食物(01製圖)
甲狀腺功能低下要吃4類食物(01製圖)
+5

疫情下大家都受傷了 小心注意甲狀腺機能

最後何一成提醒,在疫情期間,許多民眾身體出現會喘、體力變差、呼吸道不適等症狀,都會以為是確診或是疫苗引起,但其實有些與原本就有的慢性病有關,須透過快篩及醫師診斷鑑別。甲狀腺機能減退者平日應注意飲食均衡,規律作息,適當運動,並遵照醫囑治療,由於甲狀腺的分泌是會變動的,因此即使數值正常,也應定期回診追蹤,以免甲狀腺功能出現變化影響代謝而不知。

【延伸閱讀,更多銀髮保健養生建議】

肥胖|中年漢太貪吃終患脂肪肝 6大飲食習慣可預防 早晚要喝奶

(01製圖)
(01製圖)
(01製圖)
(01製圖)
(01製圖)
(01製圖)
(01製圖)
+5
銀髮健康|日本人6大長壽生活習慣(01製圖)
銀髮健康|日本人6大長壽生活習慣(01製圖)
銀髮健康|日本人6大長壽生活習慣(01製圖)
銀髮健康|日本人6大長壽生活習慣(01製圖)
銀髮健康|日本人6大長壽生活習慣(01製圖)
銀髮健康|日本人6大長壽生活習慣(01製圖)
銀髮健康|日本人6大長壽生活習慣(01製圖)
+8
高血壓|5類食物,常吃有助降血壓(01製圖)
高血壓|5類食物,常吃有助降血壓(01製圖)
高血壓|5類食物,常吃有助降血壓(01製圖)
高血壓|5類食物,常吃有助降血壓(01製圖)
高血壓|5類食物,常吃有助降血壓(01製圖)
高血壓|5類食物,常吃有助降血壓(01製圖)
高血壓|5類食物,常吃有助降血壓(01製圖)
+4

延伸閱讀:

高血壓可能隨時找上4種人! 這族群3個就有1人血壓高

血壓不控增「3疾病」風險 平均1天有17人因高血壓歿

【本文獲「NOW健康」授權轉載。】

「本文內容反映原文作者的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的立場。」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或服務內所刊的內容、療法、建議只供參考,並不能當作任何形式的醫療建議、診斷或診治。如有需要請儘早求醫,並向相關專科醫生或專業人士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