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下心理健康易失衡 心理學家教調整心態減衝突

撰文:醫師Easy2022-08-31 03:00更新:2022-08-31 03:30

新冠疫情持續近三年,很多人內心不安卻無從說起,亦無從著手處理。不少人對心理健康認識不深,認為有情緒病或精神病才需要尋求協助。事實上,與預防疾病一樣,我們都要保持心理在健康狀態。臨床心理學家張傳義博士講解在疫情下,大眾如何可改善心理健康,從而令人際關係更穩妥,而專業支援從中又如何發揮作用。

心理健康不一定與抑鬱、焦慮等情緒病以至思覺失調等精神病有關。「平日過得是否愉快」、「情緒是否穩定」也是心理健康的範疇。(圖片:freepik)
心理健康不一定與抑鬱、焦慮等情緒病以至思覺失調等精神病有關。「平日過得是否愉快」、「情緒是否穩定」也是心理健康的範疇。(圖片:freepik)

疫情嚴峻 生活多轉變令人無所適從

張博士指疫情對工作、學習和家庭三個範疇的影響更為顯著,亦是心理問題的主要成因。工作方面包括裁員、被逼轉行、收入不穩、工作模式多番轉變等,「在學習方面,面對學習模式的不斷轉換,學生變得無所適從;加上長期無法與老師和同學見面,沒有課外活動及戶外活動的空間,都對學生造成不良影響。」同時間,夫妻和親子關係在疫情下都遭受重創,「長期在家,變相增加衝突機會。」另一方面,情侶長期無法相見,關係面臨重大挑戰。

學習模式不斷轉換令學生無所適從,加上長期無法與老師和同學見面,沒有課外活動及戶外活動的空間,這些都對學生造成不良影響。(圖片:iStock)
學習模式不斷轉換令學生無所適從,加上長期無法與老師和同學見面,沒有課外活動及戶外活動的空間,這些都對學生造成不良影響。(圖片:iStock)

不良心態令心理問題累積 「收收埋埋」行為最高危

很多人在面對以上問題時都不懂得採取正確的心態和溝通方式,而形成心理問題。張博士指有兩種心態十分常見,第一類是自責:「這類人凡事傾向自責,例如被裁員時會認為是自己能力不足所致。」第二類是自我價值低,「遇到挫折時經常會想:『全世界都慘,我的苦況根本不值一提』,繼而不正視情緒困擾。」

情緒大起大落固然不是健康的心理狀態,但張博士強調「收收埋埋」的人才最高危。(圖片:goody25)
情緒大起大落固然不是健康的心理狀態,但張博士強調「收收埋埋」的人才最高危。(圖片:goody25)

張博士指將情緒「收收埋埋」最危險,「他們傾向忽視自己的情緒,亦不懂得向外求助,容易忽略心理健康。」他形容心理問題猶如計時炸彈,一旦到達極限便會爆炸,因此一旦出現不良心態時必須要面對。

調節心態建立同理心 體諒是改變的第一步

想改善心理健康,可以「調節心態」。第一步是學習體諒,包括體諒自己和身邊人。「疫情令大家都面臨相似的問題,要體諒自己和身邊人已盡力面對困難。」第二步是尋求協助。張博士表示訴說心聲反而能讓大家都受益。「要明白有些事情並非單靠一人之力能夠改變,而且不要擔心向朋友傾訴、想朋友陪伴這些行為很奇怪。事實上,你身邊的人也需要與你溝通。疫症令人與人的『物理社交距離』變大,因此更加應該把握機會增進與朋友的相處和交流。」疫情減少面對面接觸的機會,容易令人產生孤獨感和不快,因此多與朋友通話有助互相度過難關。

批評屬「非建設性溝通」 易形成惡性循環

另一方面,很多人遇到問題時會以「你做得不夠好」、「你達不到要求」等「非建設性溝通」作開場白。張博士認為這些說話沒有建設性及訊息內容空泛,無法真正讓人了解問題所在,「聽到批評時一般會傾向關上耳朵,變相影響訊息傳遞。」因此批評通常無法令問題得以解決,當問題再現時,便形成惡性循環。

而內在的負面情緒也會增加非建設性溝通出現的頻率,「疫情令人不快,容易以批評方式溝通,進而令對方產生負面情緒,雙方的負面情緒不斷累積,最終影響關係。事實上關係破裂並非由一兩件事而起,而是不斷累積所致。」

批評屬「非建設性溝通」,因為批評所傳達出來的訊息內容空泛,無法真正讓被批評者了解問題所在。(資料圖片)
批評屬「非建設性溝通」,因為批評所傳達出來的訊息內容空泛,無法真正讓被批評者了解問題所在。(資料圖片)

避免衝突或形成「冷暴力」 盡快處理問題可避免負面情緒累積

有人說一旦出現爭執,應立即離開現場,以免影響關係;亦有說法教人學習放下。但張博士認為兩種做法都較為消極:「避免一時衝突,反而令雙方互不理睬,開始冷戰,而冷暴力是非建設性溝通的一種,雖然不會造成身體上的傷害,卻令關係陷入惡性循環。」根據他的臨床經驗,這個情況在家庭關係和夫妻之間十分常見。

冷暴力是非建設性溝通的一種,雖然不會造成身體上的傷害,卻令關係陷入惡性循環。(圖片:istock)
冷暴力是非建設性溝通的一種,雖然不會造成身體上的傷害,卻令關係陷入惡性循環。(圖片:istock)

至於學習放下矛盾,張博士則指這種做法與掩耳盜鈴無異。「以為自己已放下,但其實負面情緒不斷累積,情況猶如將垃圾掃到暗角,不處理最終只會發臭。」他提醒大眾不應讓負面情緒累積,遇到問題最好盡快處理。即使處理過程緩慢,總比不予處理為好。

同時張博士建議以「建設性溝通」取代「非建設性溝通」,例如將批評轉化為關懷、引導和提醒等建設性溝通,讓對方打開心扉,令訊息成功傳遞,有助解決問題。例如在家人發脾氣時,你不用跟著他一起憤怒,反而應該嘗試關心他們的情緒。即使問題未能即時解決,但最重要是沒有破壞人際關係。「建設性溝通尤其適用於改善親子關係,可讓孩子知道父母對自己的行為並非出於指責而是出於關懷。」

將批評轉化為關懷、引導、提醒等建設性溝通。透過關懷,可讓對方打開心扉,用心聆聽,令訊息成功傳遞,有助解決問題。(圖片:Shutterstock)
將批評轉化為關懷、引導、提醒等建設性溝通。透過關懷,可讓對方打開心扉,用心聆聽,令訊息成功傳遞,有助解決問題。(圖片:Shutterstock)

心理治療適合任何人士 及早調節從而改善心理狀態

心理治療不限於有精神疾病的人,只要感到困擾或心情低落,就可以尋求心理支援,及早介入,「在西方社會定期見心理醫生的做法十分普遍,正如定期找牙醫洗牙有助維持牙齒健康,定期見心理醫生則有助維持心理健康。」。對於不確定自己是否有情緒問題而需要心理治療的人,張博士建議可以留意日常生活和工作表現是否有被影響。「例如平日做任何事都提不起勁、工作時對著電腦會突然想大哭,還有持續失眠、半夜驚醒等情況。」

持續失眠、半夜驚醒等情況都是有情緒問題的症狀。(圖片:istock)
持續失眠、半夜驚醒等情況都是有情緒問題的症狀。(圖片:istock)

除了情緒低落,張博士指焦慮症狀也不能忽略。經常為種種事情感到憂慮,或過分沉醉於各種有機會發生的壞事,都是焦慮的反應。「很多人會將自己的憂慮和負面情緒隱藏及累積,一旦社會爆發嚴重問題和改變,例如疫情,隱藏的擔憂就會突然放大,變成更嚴重的情緒病。」如果焦慮演變成抑鬱,將更難處理。

心理治療的作用是及早介入,在心理問題還未形成或形成初期時及早處理。治療服務內容包括由心理學家為有需要的人進行心理調整、復修以至重建。除了關注自己的心理狀態,也別忘記身邊的人,當留意到家人、朋友有情緒問題,也可以主動關心,並提議對方嘗試尋求專業的心理支援。

心理治療的作用是作出早期介入(well-being intervention),在心理狀態出現問題的初期及早處理。(圖片:unlazy-mind)
心理治療的作用是作出早期介入(well-being intervention),在心理狀態出現問題的初期及早處理。(圖片:unlazy-mind)
  • 常棣醫務

  • 地址:香港中環皇后大道中70號卡佛大廈2201室

  • 電話:2147 2202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或服務內所刊的內容、療法、建議只供參考,並不能當作任何形式的醫療建議、診斷或診治。如有需要請儘早求醫,並向相關專科醫生或專業人士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