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年輕人不會患肺癌?罹患者多為男性?醫揭肺癌5大迷思

撰文:Hello醫師2022-09-01 09:02更新:2022-11-09 05:34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最新數據顯示,全球癌症死亡人數中,肺癌高居第一位,而台灣2019年共有9,701人死於肺癌,佔所有因癌症死亡人數近2成,意指全台每5位癌症死亡患者中,即有1人死於肺癌,堪稱台灣「新國病」。

難道年輕人就不會得肺癌?當肺癌手術治療後就不會復發?《Hello醫師》彙整出肺癌最常見的5大迷思,為你一一破除。

只有抽煙才會得肺癌?年輕人不會得肺癌?(按圖👇👇👇)

只有抽煙才會得肺癌?(01製圖)
只有抽煙才會得肺癌?(01製圖)
只有抽煙才會得肺癌?(01製圖)
只有抽煙才會得肺癌?(01製圖)
只有抽煙才會得肺癌?(01製圖)
只有抽煙才會得肺癌?
年輕人不會得肺癌?(01製圖)
+6

肺癌5大迷思

包括台灣前副總統陳建仁、媒體人陳文茜及台北市長柯文哲的太太陳珮琪在內,都曾患肺癌最常見的種類「肺腺癌」。

然而,不少人都會認為只有抽煙會引發肺癌,且初期症狀通常也較不明顯,因此患者相當容易輕忽病況,而延遲就醫時間,直到肺癌末期症狀加劇,才發現自己已罹患肺癌。而讓許多人輕忽病情的原因也多因下列5大迷思所造成:

迷思1:只有抽煙才會得肺癌?

台北市北投健康管理醫院蔡聰聰主任醫師提醒,民眾不論是否有抽煙習慣,都必須做好對肺癌的防治,而不抽煙可說是維持肺部健康相當重要的關鍵。

然而,長期抽煙確實是罹患肺癌的主因之一,但並非是唯一成因。除了抽煙、二手煙之外,身處空氣污染環境、暴露於重金屬物質(如鎘、鉻、砷等)環境當中、有肺部相關病史或肺癌家族病史,甚至是烹煮時未使用抽油煙機,長時間吸入油煙,皆會提高罹患肺癌的風險。

迷思2:年輕人不會得肺癌?

肺癌近年來已有趨向年輕化的傾向,根據台灣奇美醫學中心每年約200例的個案當中,以50~70歲患者最為常見,但40歲以下也佔約7%,最年輕的個案甚至只有26歲。

想避免肺癌發生,台灣奇美醫學中心胸腔外科主任馮瑤表示,30歲前戒煙,即可降低約9成罹患肺癌的風險;此外,平時也應避免室內空氣污染,並改變烹調方式,採低油烹調為宜,保持廚房良好通風;外出時應配戴口罩,尤其是空氣污染嚴重時,更應避免至戶外從事激烈運動。

同時台灣奇美醫學中心胸腔外科主任馮瑤也建議,民眾可於45歲開始在健康檢查項目中加入肺癌篩檢。若有肺癌家族史者,更須提高警覺,可依照家族發生肺癌的平均年齡再提早10年,為自己安排肺癌篩檢,以利於早診斷與治療,防止肺癌惡化。

相關文章:【肺癌】以為肌肉痛陳積榮肺癌4期 不煙也中招10大須知提高警覺👇👇👇

肺癌成因(01製圖)
肺癌成因(01製圖)
肺癌成因(01製圖)
肺癌成因(01製圖)
肺癌成因(01製圖)
肺癌成因(01製圖)
肺癌成因(01製圖)
+4

迷思3:罹患肺癌多男性,不抽煙、不下廚就不會得?

台灣肺癌發生率近30年男性患者增加2.8倍,女性患者更大幅攀升4倍之多,其中罹患肺癌的男性有2成沒有抽煙習慣,女性更有高達90%從不抽煙。

然而即便不抽煙,也不下廚,並不代表就不會罹患肺癌,如長期暴露於二手煙或空氣污染的環境下,甚至身處於充斥著有機化合物的情境(如燃燒煤、燒香),都可能提高罹患肺癌的機率。

據台灣中央研究院於2020年曾發表的研究結果發現,在所有肺癌病患當中,74%從未吸煙年輕女性(小於60歲)和所有無肺癌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 突變的女性患者的APOBEC突變特徵程度較高,顯示APOBEC的突變特徵可能為女性早期肺癌的驅動因素。

此外,研究也發現,暴露於致癌物(如二手煙、三手煙、油煙、金屬化合物等),亦可能引起基因突變,其中又以大於70歲年長女性中突變程度較高。因此,民眾應減少生活中致癌物的暴露率,才可有效預防肺癌。

迷思4:肺癌篩檢做胸腔X光攝影就夠了?

透過胸部X光攝影可觀看肺部是否有明顯異常,如肺炎、肺結核、肺癌、肺氣腫或氣胸等各種肺部病變。台北市北投健康管理醫院蔡聰聰醫師指出,由於肺癌早期不易察覺,僅靠胸部X光檢查是無法察覺小於1公分的微小病灶,還可能會因病灶生長位置在心臟後方、橫膈部位、或與肋骨陰影重疊處,而造成偵測盲點。

建議長期抽煙、有肺癌家族史、肺部疾病等高危險族群,可定期就醫接受低劑量電腦斷層(Low-dose computed tomography, LDCT)檢查,偵測小至0.3公分的肺部結節,並依照結節的大小和檢查影像的型態,評估良性和惡性的可能性,提供醫師參考。

相關新聞:肺癌|手指端肥腫半年後肺癌離世!失聲杵狀指你未必知6個症狀👇👇👇

肺癌6大較少人知的症狀(01製圖)
肺癌6大較少人知的症狀(01製圖)
肺癌6大較少人知的症狀(01製圖)
肺癌6大較少人知的症狀(01製圖)
肺癌6大較少人知的症狀(01製圖)
肺癌6大較少人知的症狀(01製圖)
肺癌6大較少人知的症狀(01製圖)
+7

4大肺癌高風險族群:定期篩檢救一命

以下4大肺癌高風險族群可考慮接受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篩檢,以利及早發現肺部結節,並定期檢查,有效控制病況:

  • - 年齡介於50~80歲,且抽煙史每年超過30包的民眾(含戒煙時間未超過15年者)。

  • - 具有肺癌家族史的民眾。

  • - 有肺部病史者(如肺結核、慢性肺阻塞性肺病)。

  • - 暴露於氡氣環境或特定職場環境工作者(如金屬業、冶礦業、石油化學工業、石綿接觸者或長期暴露在有粉塵、油煙、棉絮、化學物質、放射環境下等)可諮詢醫師是否需要篩檢。

迷思5:肺癌手術治療完就不會復發?

目前臨床上醫師會考量肺癌患者癌細胞的類型、疾病分期及病患身體狀況等因素,而分別使用不同的治療方法,包括手術切除、放射線治療、化學治療、標靶治療或合併療法。

多數人都會認為透過肺葉切除術、楔形和肺小節切除術或全肺切除手術,將肺癌患者體內的腫瘤切除後,便能有效治癒,且不會再次復發。事實上,不論是非小細胞肺癌(肺腺癌、鱗狀細胞癌及大細胞癌),還是小細胞肺癌患者,在接受手術切除治療後,僅能降低復發的可能性,但並不代表不會復發。

相關文章:【癌症】肺癌胃癌吃高溫醃製食品增風險? 7種癌症或因吃錯了👇👇👇

肺癌的預防方法(01製圖)
肺癌的預防方法(01製圖)
肺癌的預防方法(01製圖)
肺癌的預防方法(01製圖)
肺癌的預防方法(01製圖)
肺癌的預防方法(01製圖)
肺癌的預防方法(01製圖)

尤其是非小細胞肺癌末期及小細胞肺癌,通常發現時癌細胞大多都以擴散至縱膈腔淋巴結或側肺,或者已轉移至遠處器官,如氣管、心臟等器官,所以即使經手術治療,並搭配化療或放射治療也無法完全有效根治肺癌。

以小細胞肺癌為例,約60~70%患者就醫診斷時,皆已轉移至其他器官,無法透過手術切除體內病灶,也因其容易復發,所以能活超過5年的病患幾乎少之又少,僅不到5%。

提醒民眾若您為肺癌高風險族群,請定期安排肺癌篩檢,以早期發現病灶、儘早治療,以防腫瘤惡化或轉移。

延伸閱讀:

二手煙別放任!肺癌心臟病恐致命

女性肺癌人數激增!8種療法一次看

【本文獲「Hello醫師」授權轉載,原文:年輕人不會得肺癌?肺癌手術後不會復發?破解肺癌5大常見迷思!

「本文內容反映原文作者的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的立場。」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或服務內所刊的內容、療法、建議只供參考,並不能當作任何形式的醫療建議、診斷或診治。如有需要請儘早求醫,並向相關專科醫生或專業人士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