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敏感|空氣污染達10級嚴重水平料下周持續 淨化空氣靠5大植物

撰文:劉淑文2022-09-13 08:04更新:2022-09-27 04:37

環境保護署自10日錄得比正常為高的空氣污染水平,昨日部分地區監測站包括南區、中西區及深水埗指數更達至最高程度的「10+」,健康風險達「嚴重」級別,環保署料未來數日空氣污染仍會處於較高水平。空氣污濁加上天氣轉季易誘發鼻敏感,有中醫師分享按摩穴位有助防止狂打乞嚏,平常更可在家居種植天然植物淨化空氣,改善鼻敏感情況。

環保署指,受乾燥的大陸氣流影響,本港今日天晴及持續酷熱,吹輕微至和緩偏北風,不利於空氣污染物擴散,令區域背景污染水平上升。昨日(12日)部分地區監測站包括南區、中西區及深水埗指數達「10+」嚴重級別,其餘15個空氣監測站的健康風險均達「甚高」級別。環保署料未來數日空氣污染仍會處於較高水平。

天文台預測,未來數日廣東沿岸仍然風勢微弱,天氣酷熱,吹輕微至和緩偏北風,最高氣溫約35度。環保署預料未來數日空氣污染仍會處於較高水平。

昨日(12日)部分地區監測站包括南區、中西區及深水埗指數達「10+」嚴重級別,其餘15個空氣監測站的健康風險均達「甚高」級別。(資料圖片)
昨日(12日)部分地區監測站包括南區、中西區及深水埗指數達「10+」嚴重級別,其餘15個空氣監測站的健康風險均達「甚高」級別。(資料圖片)

嚴重空氣污染致癌?

據衛生署資料顯示,空氣污染對健康的潛在影響有很多,從身體裡細微的生理變化,以至明顯的病徵如鼻子及喉嚨痕癢、氣喘、咳嗽、胸痛或胸悶等。哮喘或慢性呼吸系統疾病患者如接觸到空氣污染物,病情便會加劇。而空氣污染對兒童及長者的影響則更大。

多項本地研究都顯示,因呼吸系統及心血管疾病入院及過早死亡的人數與嚴重空氣污染之間有著重要的關連,同時戶外空氣污染物會增加患癌的風險。在2012年6月,世衞轄下的國際癌症研究機構把柴油引擎產生的廢氣從「可能致癌」(第2A類)重新列為「人類致癌物」(第1類)。基於最新科學證據,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在2013年10月進一步把戶外空氣污染列為人類致癌物(第1類)。

環保署指當健康風險級別達到甚高或嚴重水平時,兒童、長者及心臟病或呼吸系統疾病患者應盡量減少或避免體力消耗及戶外活動。一般市民應減少或盡量減少戶外體力消耗,以及減少在戶外逗留的時間,特別在交通繁忙的地方。由於空氣污染物對健康的影響因人而異,任何人士如有疑問或感到不適,應盡快求醫或諮詢醫護人員的意見。

環保署指當健康風險級別達到甚高或嚴重水平時,兒童、長者及心臟病或呼吸系統疾病患者應盡量減少或避免體力消耗及戶外活動。(資料圖片)
環保署指當健康風險級別達到甚高或嚴重水平時,兒童、長者及心臟病或呼吸系統疾病患者應盡量減少或避免體力消耗及戶外活動。(資料圖片)

2穴位緩解過敏症狀

近日天氣正值換季導致天氣開始乾燥,令鼻咽喉受到影響而造成過敏。台灣康華中醫診所院長張家蓓表示,鼻塞、鼻炎症狀可以刺激迎香穴和合谷穴,每天早晚各按1次,每次3至5分鐘,迎香穴可以用手指按壓,合谷穴可使用圓鈍的筆蓋按壓至有痠脹感就好,不需要太用力以免破皮。

  • 迎香穴

位於鼻翼到法令紋的交接點,切記按摩時,不能直接往臉下壓,而是要鼻翼的方向往內推。只要按壓的時候有「痠痠脹脹」的感覺就表示位置正確了。

  • 合谷穴

位於手掌大拇指與食指中間的一條線上,另一個更簡單的辨識方式則是兩指合併時,顯露皮膚最豐厚的位置就是合谷穴的所在處。記得按壓的時候要往關節處壓,要觸摸到骨頭才算是正確。

▼同場加映:過敏性鼻炎的症狀(按圖看清👇👇👇)

過敏性鼻炎的症狀(01製圖)
過敏性鼻炎的症狀(01製圖)
過敏性鼻炎的症狀(01製圖)
過敏性鼻炎的症狀(01製圖)
過敏性鼻炎的症狀(01製圖)
過敏性鼻炎的症狀(01製圖)
過敏性鼻炎的症狀(01製圖)
+6

改善空氣質素植物

除了室外,室內空氣質素也不容忽視,而其空氣污染物來源不一,包括人類活動、清潔產品、建材、油漆及塗料等等,當中的二氧化碳、甲醛、細菌、懸浮微粒,長期吸入有損身體健康。

如果希望低成本改善室內空氣質素,可以考慮在家中放置不同植物。根據台灣環保署建議,只要家中每1平方公尺面積,放置兩盆9厘米盆徑的合適植物,大約一星期便可降低二氧化碳濃度10%至17%、甲醛26%至47%,減少落塵23%至43%。

除了吸收有毒物質,室內種植植物更可增加綠意,促進空氣含氧量。以下是五款適合放在家裡的「吸毒」植物。

▼5款改善室內空氣質素植物(按圖👇👇👇)

+5

▼同場加映:立秋養生食療貼士(按圖看清👇👇👇)

養生食療知多啲(01製圖)
養生食療知多啲(01製圖)
養生食療知多啲(01製圖)
養生食療知多啲(01製圖)
養生食療知多啲(01製圖)
養生食療知多啲(01製圖)
養生食療知多啲(01製圖)
+14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或服務內所刊的內容、療法、建議只供參考,並不能當作任何形式的醫療建議、診斷或診治。如有需要請儘早求醫,並向相關專科醫生或專業人士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