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半受訪中學生呈焦慮情緒與父母關係欠佳 機構促聆聽子女心聲

撰文:陳淑霞2022-09-25 13:31更新:2022-09-25 13:37

近年社會日益關注青少年精神健康,一項調查顯示,有逾半受訪中學生呈現中度至非常嚴重的焦慮徵狀,包括害怕出醜、口乾和顫抖等;另有逾三成人出現中度抑鬱徵狀或以上。逾七成受訪學生與父母關係欠佳,亦令整體精神健康轉差。

負責調查的機構建議家長應嘗試聆聽子女心聲,增加相處時間,亦應避免因個人問題責怪子女,年輕人亦應培養情緒管理能力,例如主動與值得信賴的對象傾訴心事。

浸信會愛羣社會服務處公布逾半受訪中學生呈現中度至非常嚴重的焦慮徵狀。(浸信會愛羣社會服務處提供)
浸信會愛羣社會服務處公布逾半受訪中學生呈現中度至非常嚴重的焦慮徵狀。(浸信會愛羣社會服務處提供)

約18%受訪學生抑鬱及焦慮徵狀非常嚴重

浸信會愛羣社會服務處「兒童及青少年身心健康服務」於去年10月至今年6月期間,成功以問卷訪問1,192位中學生。結果顯示,有35.5%受訪學生有中度抑鬱徵狀或以上,最常出現徵狀依次為:「感到很難自動去開始工作」、「覺得自己對將來沒有甚麼可盼望」、「好像不能再有任何愉快、舒暢感覺」。

另有51.3%受訪學生呈中度至非常嚴重的抑鬱及焦慮徵狀,當中呈非常嚴重者佔17.7%,徵狀包括「憂慮一些令自己恐慌或出醜場合」、「感到口乾」及「感到顫抖 (例如手震)」。

數據分析顯示,在各項生活範疇當中,以「與家人相處」一項與學生的整體精神健康狀況最為相關,影響最大。其次則為「前途/ 升學」。調查結果亦顯示,僅17%自覺與父母關係理想,更分別有74.8%及67%學生認為自己與父親及母親關係欠佳,其整體精神健康顯著較差,徵狀亦明顯較嚴重。

調查機構建議,家長避免因個人問題而責怪子女,否則將對青少年精神健康構成最大的負面影響。若與子女發生衝突,應緊記停止叫駡等激烈的衝突行為,以免子女仿效,亦可嘗試聆聽子女的聲音,發掘與子女的共同活動和興趣,增加話題及相處時間。

至於學生方面,則可培養提升情緒管理能力,例如可透過主動與父母及信任的老師或朋友傾訴心事,或發掘有效的抒發情緒渠道,例如培養藝術及運動等興趣。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或服務內所刊的內容、療法、建議只供參考,並不能當作任何形式的醫療建議、診斷或診治。如有需要請儘早求醫,並向相關專科醫生或專業人士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