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蛇|確診新冠只是小事?別輕視後續復元 有人差點帶狀皰疹上眼

撰文:今周刊2022-10-28 23:00更新:2022-11-09 04:45

新冠疫情逐漸降溫,但每天仍有大量的新增案例,有人確診康復後更出現長新冠症狀。來自台灣的作家蔡詩萍早前在Facebook分享自己染疫經驗,並自爆因不信邪在解隔後去跑馬拉松,沒想到免疫力低下導致帶狀皰疹發作,幸好太太林書煒警覺性高,堅持帶他二度就醫。蔡詩萍呼籲,感染新冠肺炎即使是輕症也要好好休息,勿太快投入劇烈運動,以免併發其他後遺症。

蔡詩萍是在5月底一場馬拉松中染疫,確診後僅微咳、未發燒,吃了清冠一號後,第5天起連續3日都是快篩陰。解隔後他趁周末跑了半馬,沒想到過了6天竟發現嘴角出現小痘子,原以為是「天熱火氣大」,周六又在高溫下跑完30公里。

相關文章:生蛇|劉佩玥自爆似火燒超級痛!10個須知把握黃金72小時小心留疤

生蛇知多啲(01製圖)
生蛇知多啲(01製圖)
生蛇知多啲(01製圖)
生蛇知多啲(01製圖)
生蛇知多啲(01製圖)
生蛇知多啲(01製圖)
生蛇知多啲(01製圖)
+33

周日時,蔡詩萍發現臉上的痘子紅腫、變大,周一掛了皮膚科,經提醒可能是帶狀皰疹,他仍不在意。想不到隔天顆粒蔓延到鼻腔、臉上,甚至逼近眼眶,妻子林書煒驚覺有異,立刻帶蔡詩萍二度就醫,確認是帶狀皰疹。

臉部帶狀皰疹恐致視神經受損

蔡詩萍後來才得知,帶狀皰疹攻擊臉部,是很嚴重的一件事。因為可能導致顏面神經受損,若蔓延往耳朵處,則可能導致聽覺神經受損;若蔓延至眼睛,則可能導致視神經受損。

在那段期間,他輕壓耳朵連結臉頰的部分,會微微感覺刺痛。而右眼眶下方有一處紅斑,直逼眼眶邊界,眨眼閉合之間,感覺裏面似乎有「一沙一世界」的不適感,醫生說那就是病毒攻擊視神經、聽覺神經的訊號,幸好發現得早,「現在對付牠還不算太晚!」

蔡詩萍引述醫生說法,染疫後免疫力下降,建議盡量多休息,少做劇烈運動,好讓免疫系統慢慢恢復,「太激烈的運動,會讓免疫系統失調的身體,很不容易抵抗外來的病毒。」

醫生也解釋,由於蔡詩萍兒時出過水痘,所以體內殘留了帶狀皰疹病毒,染疫後免疫系統虛弱,病毒就伺機攻擊。所以他呼籲所有染疫者,千萬不要不信邪,染疫後,不妨好好休息吧!

相關文章:生蛇|初期似感冒、不明疼痛易被誤診?抵抗力差感染痛到無法進睡

帶狀皰疹容易被誤診?(01製圖)
帶狀皰疹容易被誤診?(01製圖)
帶狀皰疹容易被誤診?(01製圖)
帶狀皰疹容易被誤診?(01製圖)
帶狀皰疹容易被誤診?(01製圖)
帶狀皰疹容易被誤診?(01製圖)
帶狀皰疹容易被誤診?(01製圖)

免疫力低下就出擊,長在3部位要注意

來自台灣的林新醫院皮膚科主任廖朝瑜指出,帶狀皰疹的前身就是水痘,初次感染後病毒會潛伏在神經節中,待免疫力低下、工作忙、壓力大時,病毒會再次活化,當病毒再次被活化時就成為帶狀疱疹。

患者會在身體各部位(皮節位置)出現成群水泡,並長在紅色的斑塊上,樣子猶如玫瑰花瓣上的露珠,且合併癢刺電麻的疼痛感,甚至連被衣服輕拂或是風吹到都會疼痛,讓人痛不欲生。帶狀皰疹帶來的神經痛,可能會超過90天,通常年紀越大、免疫力越差者會持續更久。

廖朝瑜醫生表示,帶狀皰疹其實會自癒,但長在三個部位要特別注意,若不治療可能會出現嚴重影響。

  • 1、眼耳鼻:眼睛失明、聽力受損、顏面神經麻痹;

  • 2、會陰、臀部:大小便失禁;

  • 3、頭頸部:嚴重可能造成腦炎、腦出血。

另針對免疫功能差、糖尿病、洗腎、癌症的病人,其病程會拖的比較久,病毒也有較高機率會跑到血液內,造成全身彌漫性皰疹感染。

曾染水痘、慢性病與50歲以上為高危險群

廖朝瑜說,曾經感染過水痘者、患有慢性病(糖尿病/腎臟病)以及50歲以上的長者,是容易得到帶狀皰疹的高風險族群,所以建議上述的人可自費施打帶狀皰疹疫苗。

一般人若有施打意願也可以,但如果得過帶狀皰疹會產生抗體,建議可隔1至2年再接種(最長可拉到3年再施打)。而愛滋病、癌症、化療、免疫抑制患者等免疫力不佳的人,以及懷孕、過敏者都不適合施打。

皰疹疫苗的保護力,針對50~59歲約有70%、60~69歲有64%;6年後保護力會小於35%。所以建議最好在皰疹感染痊癒後1至2年施打一劑,約6~10年可再追加一劑。

廖朝瑜也提醒,若要避免俗稱「生蛇」的帶狀皰疹上身,平常應放鬆心情、保持運動習慣、避免熬夜、清淡飲食、低油低鹽低糖飲食,讓身心維持在最佳狀態,就不會「打草驚蛇」、「引蛇出洞」而痛不欲生。

(01製圖)
(01製圖)
(01製圖)
(01製圖)
(01製圖)
(01製圖)
(01製圖)
+7
(01製圖)
(01製圖)
(01製圖)
(01製圖)
(01製圖)
(01製圖)
(01製圖)
+5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或服務內所刊的內容、療法、建議只供參考,並不能當作任何形式的醫療建議、診斷或診治。如有需要請儘早求醫,並向相關專科醫生或專業人士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