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天|天灸助增強免疫力 中醫指數類人未必適合 要先讓中醫診斷

撰文:阿言 王嵐2023-11-20 13:00更新:2023-11-20 13:00

天灸療法是屬於中醫針灸學中「灸法」的一種,在一年中最熱及最冷的日子裡,利用辛溫助陽藥外貼於人體特定的穴位或患處,刺激穴位及局部皮膚充血,甚至起泡,從而引動經絡經氣的流動以調節機體的免疫功能,達致防病治病效果的一種傳統中醫灸法。

本文作者:陳志勇註冊中醫師

天灸療法應用中醫理論「冬病夏治」理念

冬病夏治是我國傳統中醫藥治療中的特色療法,它是根據醫古籍《素問》中「春夏養陽」及「長夏勝冬」的中醫養生治病指導思想發展而來的。在炎熱的夏季調養恢復薄弱的陽氣,使得人體到冬天時抗病能力增強。

認識三伏天及三九天

一年當中陽氣最旺盛的日子則為「三伏天」,而寒氣最重的日子則為「三九天」。

而於冬季經常發作的病症例如鼻敏感、哮喘和慢性咳嗽等等,會隨著冬天氣溫下降而發病或症狀加深,反覆難治。中醫則根據「冬病夏治」的理論,在「三伏天」天氣最炎熱的日子裡做三伏天灸,可以補益陽氣,改善陽虛狀態。在特定的穴位上敷貼一些對皮膚有刺激作用的膏藥,通過藥物和穴位刺激,溫通經絡刺激經氣調整陰陽平衡,以達防治疾病的效果,減低冬季疾病發作的機會。 而「三九天」則是在一年陰寒最盛的時候作天灸治療,三九天灸亦視作三伏天灸的補充及延續,加強治療效果。

中醫提醒這類人未必適合進行天灸

而因天灸療法多為用辛熱溫燥的藥物作藥貼,應先讓中醫師診察身體狀況,如若是燥熱、陰虛火旺等,尤其是更年期的婦女多見熱性證型,均不適合作天灸治療。另外部份疾病患者如糖尿病、皮膚容易敏感、孕婦、兩歲以下的小兒都未必適合進行天灸。本身患蠶豆症的人亦建議向醫師了解藥物成分,以免用藥後出現不良反應。

天灸治療後正常反應會見敷貼處一般會出現皮膚發紅,灼熱痕癢,少數人會感到刺痛或冒小水泡等。而部份人敷貼處會出現色素沉著,一般數星期至數月後可自行消退。敷貼時間建議一般成人貼約2小時內,而小孩應約30分鐘內,可因應皮膚的耐受度而提早除下。因藥貼含刺激成份,所以不應超過建議時間以免引發皮膚敏感。

治療期間應戒吃易生發的食物,如:海鮮、蝦、牛肉、鴨、鵝及煎炸食物。少吃生冷、刺激、肥甘厚膩、生痰助濕的食物,以免影響治療效果及刺激皮膚。

如有任何程度之不良反應,可選擇返回接受治療的地方進行跟進。

鼻敏感茶食譜

辛夷薄荷茶

材料:辛夷4克、薄荷3克 功效:疏風宣肺,通鼻竅

做法:

1.辛夷、薄荷洗淨備用 2.杯中加入250毫升滾水,放入所有材料,浸泡10分鐘即可飲用。

適合鼻敏感症狀驟發的人士,中病即止

《本文獲陳志勇中醫師授權轉載》

陳志勇註冊中醫師
陳志勇註冊中醫師

點擊即睇「新手爸媽懷孕育兒手冊」↓↓↓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或服務內所刊的內容、療法、建議只供參考,並不能當作任何形式的醫療建議、診斷或診治。如有需要請儘早求醫,並向相關專科醫生或專業人士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