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瘀體質

 此體質是什麼?

血瘀體質的人士,最大的特點是體内血液運行不暢或內出血不能消散,形成瘀血在體內堵塞,影響臟腑經脈絡功能,令身體某地方出現各種痛症。


血對身體的影響?

人體內的各個臟腑、器官、組織都需要以血液來提供營養及能量。中醫認為「不通則痛,通則不痛」,因此血瘀會造成身體某地方出現各種痛症,如:偏頭痛、胃痛、痛經、關節痛等,若久久未得到妥善的調理及生活的改變,有機會引發身體有腫塊,甚至肌瘤的增生。

此體質有甚麼症狀?


血瘀體質的症狀包括:

  • 由於體內氣血運行循環不暢,膚色會顯得沒有光澤、粗糙痕癢及嘴唇晦暗。


  • 因色素沈澱容易出現青紫瘀斑、顴部會有黑斑或褐斑、黑眼圈、如有傷口,修復後會有疤痕。

  • 血瘀會導致某個身體部位疼痛,痛有定處,常見有胸痛、胃脘瘀痛、腹脹痛、肌肉或關節疼痛等。


  • 嚴重的血瘀體質者

因體內血液循環長期受阻,導致體內某些器官在長期供血不足的情況下,會有頭髮枯旱,脫髪的跡象,甚至身體會出現不明包塊、腫瘤。


  • 血瘀體質者女性:

所謂「肝主藏血」,是貯藏血液,調節血量的主要器官。常有痛經的情況出現、經血呈深瘀血色,多血塊、月經紊亂或閉經。


有甚麼原因形成?


血瘀體質的形成,除了因先天稟賦外,其他後天因素是由於臟腑功能失調,體內氣血運行不暢順或體內出血不能消散而導致瘀血堵塞,瘀血會影響臟腑經絡的流動所引致。常見因素如下:


後天因素


  • 氣候環境

中醫理論的「血得溫則行,得寒則凝」,意思是人的機體在處於不同氣候及環境,體內血液循環流動的情況。人體的氣、血、津液需利用氣的溫煦來維持循環系統的正常運行。


所以,當天氣寒冷或生活、工作中,機體長期處於冷氣的地方,再加上運動量不足,久坐不動。在氣不夠,推動力不足的情況底下,會導致氣血循環遲延,氣血、津液因而凝滯,經脈絡不通,形成血瘀體質。


不過,過熱氣候環境,也會耗損人體的津液,導致虛火,因此中醫學中的基本概念,人的體溫應維持在 36~37.4℃ 較為理想。

  • 飲食習慣

在日常生活飲中,進食過多肥膩、煎炸的食物、味道濃郁、鹽分過多或飲水量不足,會使血液變得黏稠,直接影響體內氣血運行不暢,瘀積經脈形成血瘀。


此外,生冷食物、冰涼飲品,也會令體內寒氣加重,導致陽氣不足,就像水遇寒則時會凝固的理論一樣,血遇寒也會出現血瘀,脈絡堵塞的情況。


  • 情緒影響

氣血運行需依靠氣來推動,「氣行則血行,氣滯則血瘀」七情太過,會引起氣機紊亂,情緒長期抑鬱、憂慮傷心、會影響氣血運行不流暢,導致氣、血、津淤積體內, 形成血瘀體質。


  • 久病入絡

手術過後造成的大量失血或大病初癒,都會體質虛弱,元氣大傷,血液的運行亦因此遲延,機體需適當的時間作調理,有機會形成血瘀體質。


調理方法


  • 規律作息

血瘀體質的人士作息應規律,保持充足睡眠,切勿熬夜,傷肝傷腎,影響氣血運行。


  • 注意保暖

特別要要注意身體保暖,特別在夏季冷氣常開的季節及冬季期間,家居或工作環境的溫度,有痛經的血瘀體質女性,要時刻避寒保暖,也要戒掉進食生冷食物及冰凍品。


  • 定時伸展身體

日常生活及工作期間,切勿久坐,約半小時應做一些伸展活動,及多走動,幫助血液循環,減低氣血瘀滯的情況。

  • 適量運動

培養有規律的運動習慣,每天可花約30至45分鐘,做一些促進氣血運行的帶氧運動,如:慢跑、游泳、舞蹈、行山等。不過,他們常見有心血管機能較弱的問題出現,所以請勿勉強自己進行一些激烈的運動。

  • 保持樂觀

怒氣傷脾傷肝,影響氣血運行。保持開朗樂觀的性格,有利於血瘀體質的改善。空餘時間可培養個人興趣,陶冶性情,如:唱歌、跳舞、書法、攝影等,同時,學習積極面對人生的不如意事情或挫折,可多與友人參與戶外活動,或學習與人傾訴心中的鬱悶,聽取意見,都有助紓解情緒。


  • 穴位按摩

足底的湧泉穴,有助改善血液循環,首先將雙手搓熱,再以左右手交替搓擦足底湧泉穴30-50次,想達到更佳效果,可先以溫水泡腳30分鐘再搓擦。宜在睡前或醒後進行。



※ 湧泉穴位於足底前1/3中央凹陷處。


飲食注意事項:


血瘀體質的人宜多進食補氣補血、活血化瘀的食物,以促進身體血液循環。


宜:

  • 活血抗凝血的蔬菜(如:茄子、薺菜、海帶、黑木耳等)


  • 海產(如:螃蟹、海參、墨魚等)

螃蟹屬寒性,具有疏通筋骨、補氣、疏通經絡、清熱等功效;海參具有補腎益精、滋陰養血、溫補的功效,對改善血瘀體質引起的頭髮乾枯、皮膚乾燥的症狀,都有不錯的效果。


  • 水果(如:橙、桃等)


此外,有醫學研究指出,山楂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在、日常可以山楂泡水飲用,如想更清甜,可加少量冰糖。但值得注意的是,進食海鮮後、孕婦、大病癒後,都不適宜飲用山楂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