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

春三月是指農曆一月至三月。在中國節氣中,是指從立春到立夏前的時期,包括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六個時節。春季是肝氣條達之時,屬木,與春相應,木有條達、暢達之意,宜重點養肝。中醫養生理論「春夏養陽,秋冬養陰」,春天是一年四季之首,春回大地,天氣由寒轉暖,陽氣升發,萬物萌發向上的季節。春季養生應著重保護體內的陽氣,使陽氣漸漸興旺起來。


節氣養生

中醫養生是依據著天人相應為原則,順應四時,即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自然規律。「春生」應注意因肝陽上亢所引發的病症,如頭痛、眩暈;而春季也與六淫「風邪」對應,身體容易出現肢體痠痛、肩頸膊痛等,所以應緊記為身體保暖,及多鍛鍊身體,以增強抵抗力。

日常起居的調養


  • 晚睡早起:初春時節,早晚溫差變化大,乍暖還寒,身體為了適應氣候的變化,產生生理性疲倦,過多睡眠不單對身體沒有幫助,且影響臟腑活動功能,使抵抗力下降,容易感冒,所以宜晚睡早起。


  • 戶外運動:參與簡單輕鬆的戶外運動,如:跑步、遠足等,有助經絡氣血運行的暢通。不過,需特別注意的是,要避免風邪入體,應適時穿上足夠衣服為身體保暖。


  • 控制情緒:應保持情志樂觀豁達、愉悅,切忌暴怒、憂鬱,會造成體內陽氣擾亂及容易肝火上亢,影響脾胃。


飲食調養


  • 忌酸性食物:中醫認為「春日宜省酸,增甘,以養脾氣」,酸的食物具收斂的性質,不利於陽氣的生發及肝氣的疏泄,影響脾胃消化功能,所以在春季不宜食用酸性食物,應多食用一些甜味的食物,如山藥、大棗等,有養肝脾護脾的功效。


  • 忌生冷食物:而生冷冰凍、寒涼或辛辣的飲品、食物應盡量避免食用,以免阻礙體內陽氣生成。


  • 宜辛味食物:辛味的食物也適宜多攝取,包括薑、蔥、蒜等,有助於散發體內的風寒邪氣,幫助體內的陽氣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