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介紹
肝炎是指肝細胞因病毒感染、酒精或過量藥物的攝取、毒素侵犯、酵素代謝功能異常、自體免疫反應、血液或營養不足等原因,導致肝細胞發炎及遭受到破損,導致肝臟功能受損或肝細胞死亡等現象出現。而長時間的肝臟受損會演變成慢性肝炎。
發病原因
科學家已經鑑定出六種獨特的肝炎病毒,分別由字母A,B,C,D, E和G所標識。儘管它們均會引起肝臟疾病,但它們亦存在差異。雖然它們均會引起肝病,但它們在重要方面有所不同,包括傳播方式,疾病嚴重程度,地理分佈和預防方法。肝炎有以下幾種類別:
- 甲型肝炎病毒 (HAV):最常通過食用受污染的水或食物傳播。某些性行為也可能傳播HAV。在許多情況下,感染是輕度的,大多數人可以完全康復,並且對進一步的HAV感染保持免疫力
- 乙型肝炎病毒(HBV):通過接觸傳染性血液,精液和其他體液傳播。也可能在出生時從受感染的母親傳播給嬰兒,或在幼兒期從家庭成員傳播給嬰兒。傳播也可能是在醫療程序中被污染的注射劑以及通過注射毒品而發生
- 丙型肝炎病毒(HCV):主要通過接觸傳染性血液傳播。這可能通過輸注被HCV污染的血液和血液製品,在醫療過程中被污染的注射液以及通過注射毒品來發生
- 丁型肝炎病毒(HDV):感染僅發生在感染了HBV的人群中。HDV和HBV的雙重感染可導致更嚴重的疾病和更差的結果
- 戊型肝炎病毒(HEV):主要通過食用受污染的水或食物傳播。戊型肝炎病毒是世界上發展中地區肝炎暴發的常見原因,並在發達國家日益被認為是重要的疾病原因。已經開發出用於預防HEV感染的安全有效的疫苗,但尚未廣泛獲得
- 庚型肝炎病毒(HGV):最新發現的新病毒。暫時未能評估該病毒在香港的嚴重程度
病徵
許多肝炎患者沒有症狀,也不知道自己被感染了。如果出現急性感染症狀,則暴露後2周至6個月內均可出現。慢性病毒性肝炎的症狀可能需要數十年的時間發展。肝炎的症狀可能包括:
- 發燒
- 肚子痛
- 皮膚發癢
- 異常疲倦
- 食慾不振
- 尿色深
- 淺灰色的大便
- 肌肉和 關節痛
- 眼睛和皮膚發黃(黃疸)
可出現的併發症
不同類型的肝炎病毒都有機會出現併發症,包括:
- 急性甲型或乙型肝炎病者:病毒性肝炎一般只維持數星期。不過,大約1%的急性甲型或乙型肝炎病者的肝臟會出現肝衰竭,引致腦部功能受損,更甚者會死亡。
- 急性乙型及丙型肝炎患者:患者有機會變成帶病毒者。以乙型肝炎為例,透過感染變成帶病毒者的例子主要發生於母親在懷孕期間感染初生嬰兒,以致初生嬰兒也成為了帶病毒者。而甲型及戊型肝炎患者則不會變成帶病毒者。
高危人群
1.甲型肝炎
- 年長人士
2.乙型肝炎
- 40歲以上有吸煙或飲酒人士
- 有肝病的近親
3.丙型肝炎
- 注射吸毒者
- 由受到丙肝病毒感染的母親生下的兒童
- 愛滋病毒感染者患者
4.丁型肝炎
-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 愛滋病毒感染者患者
5.戊型肝炎
- 嚴重長期病患的長者
- 曾接受器官移植的人士
- 慢性肝病患者
- 葡萄糖六磷酸去氫酵素缺乏症(又稱G6PD缺乏症)患者
應做檢查
血液檢測
相關療法
現時沒有有效的藥物能治療急性肝炎,而普遍治療肝炎的方法是在患者病發時支持及緩解他們的病況,但對某些慢性乙型及丙型肝炎患者,可能需要其他特別的藥物幫助治療。
預防方法
- 甲型肝炎病:接受疫苗注射,注意個人衞生,飲食衞生及環境衞生
- 乙型肝炎病:接受疫苗注射,小心清潔傷口及包紮妥當及減少性伴侶的數目
- 丙型肝炎病:切勿與他人共用針咀或針筒,進行性行為時應正確使用安全套
- 丁型肝炎病:接受疫苗注射
- 戊型肝炎病:注意個人衞生,飲食衞生及環境衞生
- 庚型肝炎病:避免不必要的體液傳染
相關專科
腸胃肝臟科
協會
- 香港亞洲肝炎會
- 香港乙肝基金會
- 香港肝癌及腸胃癌基金會
https://www.chp.gov.hk/tc/static/80064.html
https://www.nhs.uk/conditions/hepatitis/
https://www.cdc.gov/hepatitis/abc/index.htm
圖片:Shutterstock
以上建議療法只供參考,並不能當作任何形式的醫療建議、診斷或診治。如有需要請儘早求醫,並向相關專科醫生或專業人士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