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囊炎



疾病介紹


膽囊炎是膽囊因腫脹和受到刺激時產生的炎症。膽囊位於腹部右側肝臟附近的一個小器官,其工作是保存膽汁,在消化食物的過程中幫助分解脂肪,它會將膽汁釋放到小腸中。但當通向小腸的膽管被阻塞時,膽汁就會被困住或倒流便會引發膽囊炎。


發病原因


膽汁倒流或阻塞的最常見原因是由於膽結石,大部分膽囊炎患者都屬於因此而發病。當膽結石阻礙膽汁排出膽囊時,令膽汁積聚於膽囊中,引致膽囊刺激及腫脹,並可能導致細菌感染。

除膽結石外,可能導致引發膽囊炎的因素包括:

  • 膽汁細菌感染
  • 腫瘤、瘜肉阻塞膽汁從膽囊中的流動
  • 膽囊血流減少
  • 腹部沾黏
  • 手術導致腹部受傷


病徵


膽囊炎可分為急性和慢性

  1. 急性膽囊炎是由膽囊出口因膽結石阻塞引起的,導致膽囊中濃縮膽汁的積聚,可能被感染,患者通常在飯後開始感到腹部疼痛,痛症可持續數分鐘至數天,膽囊可能會出現撕裂或破損並釋放膽汁進入腹部,引起嚴重的痛症加劇。
  2. 慢性膽囊炎是因急性膽囊炎是間歇性複發而引致,可導致膽囊萎縮、結疤,無法再濃縮膽汁。

而膽囊炎的其他的症狀包括:

  • 腹脹不適
  • 右背側肩胛骨旁及右上腹部疼痛,腹部右上方有壓痛感
  • 胸口疼痛,有灼熱感
  • 深呼吸時腹部疼痛會加劇
  • 進食後腹部疼痛和絞痛
  • 食慾不振
  • 胃酸倒流
  • 噁心、嘔吐
  • 心跳加速
  • 發燒
  • 出汗
  • 皮膚和眼睛泛黃


可出現併發症


膽囊炎若未得到適當的治療,會引發更多的併發症:

  • 膽囊穿孔
  • 膽囊纖維化
  • 膽囊壁缺血性壞死
  • 急性胰臟炎
  • 腹膜炎
  • 敗血症


高危人群


以下是比較容易患膽囊炎的高危人群

  • 50歲以上的女性或60歲以上的男性
  • 糖尿病患者
  • 懷孕婦女或曾多次懷孕女士
  • 超重或肥胖人士
  • 多吃高脂肪和高膽固醇的飲食的人士
  • 過度減肥,令體重迅速下降的大士
  • 服用雌激素替代療法或避孕藥的女士


應做檢查


醫生會替患者進行血液檢查,以檢查是否患有膽囊感染,若血液中的白血球指數有升高情況,即代表有感染的跡象,此外還會進行以下測試:

  • 超聲波:可以突出顯示任何膽結石,觀察膽囊的狀況
  • 驗血:測試白血球指數高、膽紅素,鹼性磷酸酶及血清氨基轉移酶指數
  • 電腦斷層掃描:掃描膽囊圖像來顯示膽囊炎的情況
  • 膽囊造影:掃描肝臟,膽囊,膽道的觀察膽汁流動情況或阻塞位置


相關療法


對治療膽囊炎,醫生會採用以下治療方案,當中包括:保守治療、手術治療和膽囊引流

1.保守治療

  • 患者需禁食,先讓腸胃得到休息,避免膽囊排出膽汁
  • 靜脈輸營養液,以防患者出現脫水情況
  • 止痛藥
  • 抗生素治療感染

如病情需要,會替患者採用手術治療。

2.手術治療

  • 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是一種鎖眼微創手術,在腹壁上開幾個小切口,通過切口放入儀器及微型攝像機,在視頻監控下將膽囊取出
  • 開腹膽囊切除術:如手術過程中遇到複雜情況,醫生會採用開腹手術,在腹部開大切口,並將膽囊切除
  • 膽囊引流:醫生會將一根直管穿過皮膚切口直接進入膽管並排出一些膽汁來緩解症狀


預防方法


為降低罹患膽囊炎的機會,在日常生活或飲食方面,可多加注意以下事項:

  • 避免食用高脂,油膩和油炸的食物,減少脂肪的攝取,儘可能選擇低脂飲食方式
  • 多進食高纖維及健康脂肪食物,雞蛋、大豆蔬菜水果等
  • 保持健康的體重,每天做30分鐘以上的適當運動,切忌快速減肥
  • 喝足夠的清水,每天大約需要6至8杯
  • 切勿暴飲暴食,少吃多餐使身體更容易消化


相關專科

外科專科


Reference

https://www.stpaul.org.hk/internet/assets/download/centre_services/70/cc633-04Cholecystectomy--Laparoscopic-Open-_-----------------------------------.pdf

https://app4.rthk.hk/elearning/healthpedia/article.php?tag=&cid=0&id=87

http://www.kmuh.org.tw/www/kmcj/data/10302/18.htm

https://www.hkbh.org.hk/wp-content/uploads/2017/12/ci-hxrd-0309_chi.pdf

https://epaper.ntuh.gov.tw/health/201304/health_2.html

https://health.gvm.com.tw/article/69834

圖片:Shutterstock


以上建議療法只供參考,並不能當作任何形式的醫療建議、診斷或診治。如有需要請儘早求醫, 並向相關專科醫生或專業人士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