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


疾病介紹


鼻咽癌是鼻咽腔內淋巴組織細胞異常生長的惡性腫瘤。由於此病主要分佈在中國南方,廣東省地區一帶,故此亦有「廣東瘤」之稱,亦香港最普遍的頭頸部癌症之一。


根據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於2019年發佈的統計顯示,在2017-2018 年期間,香港約有618宗鼻咽癌新症,佔整體癌症的3.7%,男性發病率比女性高出三倍,而發病年齡也相對比其他癌症較早,以40至60歲男性患者居多亦有20至30歲的年輕病例。


鼻咽癌可分為四期:

  •  I 期 癌細胞只位於鼻咽位置
  • IIA 期 癌細胞已伸延至鼻腔或咽喉
  • IIB 期 癌腫已伸延至鼻咽喉周邊組織或鼻咽以外的單邊淋巴組織
  • III 期 癌細胞已擴散到頸部的淋巴結,或腫瘤已擴散至頭顱骨或鼻竇
  • IVA 期 癌細胞已擴散到腦部或影響腦神經線
  • IVB 期 癌細胞已伸延至鎖骨上的淋巴結或腫瘤已超過6cm大
  • IVC 期 癌細胞已擴散到身體其他的器官如腦、骨或肺


發病原因


引發鼻咽癌的至今成因仍未確定,但估計有以下三大風險因素:


  • 家族遺傳:家庭直系親屬如:父母、兄弟姊妹、子女患上鼻咽癌,其家屬患病機會率高達是4至8倍
  • 曾感染EB艾巴氏病毒:這種病毒十分普遍於世界各地,屬於淋巴腺熱的病原體。在香港大部份人士都有機會感染過,而一般的病徵都只是普通的輕微傷風,所以不以為然。但有研究指出,鼻咽癌患者的血清中找到EB病毒抗體異常高,確定了EB艾巴氏病毒與鼻咽癌有密切關聯,另外,若配及家族病史,患鼻咽癌風險比一般人高達30倍
  • 食物、環境因素及生活習慣:與攝取過量鹹魚及煙薰食品等食物有關。此類食品均含致癌物質亞硝胺,引發鼻腔癌病機會很高


病徵


鼻咽癌的發病位置非常隱蔽,難以察覺,患者初期通常沒有任何異樣及徵狀,但隨著腫瘤日益增大並且擴散到周邊組織時,就會出現下列徵狀:


早期病徵

  • 鼻塞、鼻腔分泌物帶血或咳嗽時痰涎帶血
  • 頸部淋巴結脹大
  • 聽覺能力下降、耳鳴
  • 中耳炎經常覆發


 後期病徵 

  • 持續耳鳴,聽覺失靈,耳裡有分泌物流出
  • 持續偏頭痛、影象重視疊、斜視和面部痳痺
  • 鼻涕後流
  • 體重驟降
  • 咀嚼吞嚥困難,喉痛聲沙


可出現併發症


放射治療可能為患者帶來短暫性和長期後遺症:


1.短暫性後遺症

  • 口乾、口腔潰瘍
  • 皮膚乾燥、發炎、變黑
  • 頭髮脫落
  • 味覺改變、食慾不振
  • 嘔吐


2.長期的後遺症

  • 容易患中耳炎,聽覺能力下降,經常耳鳴
  • 牙關硬化
  • 頸部組織硬化
  • 牙齒問題:唾液減少,容易蛀牙,
  • 有咀嚼吞嚥問題、容易氣哽
  • 荷爾蒙失調,內分泌不足


3.化學治療所帶來的後遺症

  • 患者會有嘔吐、腹瀉現象
  • 食慾不振
  • 頭髮脫落
  • 白血球下降,免疫力減弱
  • 手腳感覺麻痺
  • 貧血
  • 細菌感染
  • 腎功能受損


高危人群


  • 年齡40至50歲人士,患者多為男性
  • 家中有直系親屬(父母、兄弟姊妹、子女)曾是鼻咽癌患者
  • 曾艾巴氏病毒(EBV)者
  • 日常攝取過量鹹魚或其他醃製食物人士


應做檢查


  • 血液測試:檢查患者血液中的EB病毒抗體
  • 鼻內鏡檢查:使用光學纖維鏡頭,目測鼻咽內是否有異樣
  • 活組織化驗:使用內窺鏡檢查鼻咽,若發現任何異常增生現象,會提取組織作化驗


如確診患上鼻咽癌,醫生會作進一步測試評估及分析,以確定腫瘤影響的範圍,擴散跡象等。

  • 磁力共振掃描 
  • 電腦掃描
  • 肺部X-光檢查
  • 電子掃描


相關療法


1.放射治療:療程需分三十多次進行,為期約六至八個星期。利用高輻射放射線,殺死癌細胞。配合三維順形放射治療及調強適形放射治療,精準地將輻射治療劑量集中對抗腫瘤,阻止腫瘤生長及減低輻射對周邊器官組織的影響


2.化學藥物治療:主要用於第三、四期的患者;通過血管注射化學藥物,輔助放射治療達到最佳效果,減輕徵狀和不適


3.外科手術:有一定的危險性。如非某些特別情況,如:早期復發或頸部淋巴腺復發,才會考慮採用手術


預防方法


  • 定期做身體檢查
  • 避免進食過量鹹魚、鹽醃食物及少吃加工食物
  • 多吃水果和蔬菜
  • 若有懷疑,應盡快找醫生檢查清楚


相關專科

  • 耳鼻喉科
  • 腫瘤科


協會

  • 香港癌症基金會
  • 香港防癌會 
  • 智友會


Reference 

https://www3.ha.org.hk/cancereg/pdf/overview/Summary%20of%20CanStat%202017_tc.pdf

https://www3.ha.org.hk/cancereg/tc/topten.html

https://www.union.org/new/tc_chi/ent/knowledge_nose02.html

https://www.cancer-fund.org/wp-content/uploads/2017/04/NPC-Sep15CC.pdf

https://hkacs.org.hk/ufiles/NasopharyngealCarcinoma.pdf

https://hkacs.org.hk/ufiles/NasopharyngealCarcinoma.pdf

圖片:Shutterstock


以上建議療法只供參考,並不能當作任何形式的醫療建議、診斷或診治。如有需要請儘早求醫, 並向相關專科醫生或專業人士了解。